自梅花村回道中书壁四首(其一)

刺水秧针出已齐,雨馀膏泽未全犁。

道傍牛喘无情问,惭愧林间布谷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农忙时节的乡村景象,充满了生动的自然与人文气息。

首句“刺水秧针出已齐”,以“刺水”形象地描绘了秧苗破土而出的情景,如同细长的针尖穿透水面,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春意。“秧针出已齐”则强调了秧苗整齐生长的状态,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次句“雨馀膏泽未全犁”,紧承上句,描述了雨水过后土地湿润的情景。这里的“膏泽”指的是雨水带来的肥沃土壤,而“未全犁”则暗示着农事还未完全开始,农民们正准备耕作,期待着将这份滋润转化为丰收的果实。

第三句“道傍牛喘无情问”,通过描写路边牛喘息的情景,侧面表现了农忙时节的辛劳。牛喘息的声音在诗人看来似乎无动于衷,暗含了对农人辛勤劳动的感慨。

最后一句“惭愧林间布谷啼”,以布谷鸟的啼声作为收尾,既增添了诗歌的韵律美,也寓意深远。布谷鸟的啼叫象征着农时的紧迫和播种的季节,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大自然规律的敬畏以及对农事的重视。同时,“惭愧”二字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未能亲身参与农事的遗憾,以及对辛勤农人的敬佩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农忙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乡村生活的质朴与和谐,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与劳动的深刻思考和赞美。

收录诗词(405)

陈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梅花村回道中书壁四首(其二)

线路萦纡绕乱山,笋舆追逐棘林间。

艰难那解苏疲瘵,自笑奔驰未得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自梅花村回道中书壁四首(其三)

野花无数不知名,映竹临流若有情。

扫尽残红春去后,乱山深处眼增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自梅花村回道中书壁四首(其四)

城郭初看委地红,川原今见绿蒙茸。

惊人节物催华发,留滞穷山醉梦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邑中诸公见和再用前韵(其一)

郭外盈畴草又齐,十年犹负带经犁。

未应五斗能留我,端为痴儿索饭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