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元末明初的诗人朱希晦所作,名为《酬申屠翰林》。诗中以“人中至宝识璠玙”开篇,巧妙地将人与珍宝相提并论,寓意高洁之士如同珍贵的宝玉一般,引人注目。接着,“词气飘飘遇子虚”一句,运用了典故,表达了诗人与才华横溢的友人相遇时的飘逸与喜悦之情。
“五夜南宫曾赐被,十年东观饱看书”,这两句描绘了诗人过去在官府中的生活,既有夜晚在南宫接受恩赐的荣耀,也有长时间在东观读书的勤奋。这种经历丰富了诗人的学识和人生阅历。
“宾筵秩秩尊三老,祖帐纷纷饥二疏”,这里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贤者的尊敬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宴会上对长辈的恭敬以及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
最后,“吴越溪山信清美,杖藜随处胜安车”,诗人以吴越的山水之美,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愉悦,即使手持藜杖随意行走,也比乘坐安逸的车辆更为自在与快乐。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历史典故和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高雅的情操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