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夜

薄薄疏云漏月明,础根收润晚风清。

空庭泥湿鸣蝼蝈,夜气如秋梦不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宋朝周密所作的《暑夜》,描绘了一幅夏夜清凉而略带凉意的画面。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夜晚的独特氛围。

首句“薄薄疏云漏月明”,以“薄薄”形容云层轻薄,透过这些云层,月光得以洒落,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明亮的夜景。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漏”字,既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穿透云层的景象,又赋予画面以动态感,仿佛月光正从云隙间缓缓流淌而出。

次句“础根收润晚风清”,将视角转向地面,描述了傍晚时分,微风吹过,使得石础(古代建筑中的基础石)表面凝聚的水汽逐渐消散,空气变得清新凉爽。这里,“收润”二字生动地描绘了水汽蒸发的过程,同时“晚风清”三字则直接点明了环境的清爽宜人,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宁静而舒适的夏日夜晚图景。

第三句“空庭泥湿鸣蝼蝈”,转而聚焦于庭院之中。在湿润的泥土上,蝼蝈(一种小型昆虫)发出阵阵鸣叫。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还通过声音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夏夜的生机与活力。同时,泥湿的场景也暗示了雨水的痕迹,进一步丰富了环境的描述。

最后一句“夜气如秋梦不成”,则是对整个夏夜氛围的总结。虽然标题为《暑夜》,但诗人却巧妙地将之与秋天的凉爽相联系,通过“夜气如秋”的比喻,表达了夏夜虽热,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种不同于盛夏的清新与凉意。而“梦不成”则可能暗含了诗人对夏日长夜难以入眠的感慨,或是对某种未实现的愿望的叹息,增添了诗作的情感深度。

综上所述,《暑夜》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捕捉并描绘了夏夜的独特魅力,既有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也有情感的微妙流露,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收录诗词(593)

周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 字:公谨
  • 号:草窗
  • 籍贯:弁阳老
  • 生卒年:1232-1298

相关古诗词

荒冢

荒冢漫漫长野蒿,老狐啼雨树萧萧。

子孙已尽山移主,空剩残碑补断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还自奉口

倚柁西风顺,舟行势若趋。

山平初月蚤,市远晚烟孤。

客况三秋叶,乡心两岸芦。

归期何日稳,趁得菊花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野望怀思

微风起微波,燕燕飞差池。

雨馀野色靓,万绿皆纷披。

汀洲多芳兰,采采今其时。

所思在远道,日暮将谁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买航归霅

身世飘浮叹逝波,登瀛超海事蹉跎。

风灯飐浪摇乡梦,夜橹鸣霜杂棹歌。

元子一官真漫耳,曾参三釜奈贫何。

归来好觅玄真子,浮玉山前理钓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