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渊明像(其一)

漉酒不孤头上巾,醉来万事等浮尘。

谁家三径无松竹,肯说昨非能几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滤酒时也不忘头上的布巾,喝醉后看世间万物都如浮尘一般轻飘。
哪家的庭院没有松竹相伴,又有几人能坦然承认过去的错误呢?

注释

漉酒:过滤酒液。
孤头上巾:独自饮酒时头上的布巾。
万事:世间万物。
等浮尘:视同浮尘。
三径:隐士住处的小路。
松竹:象征高洁的品质。
肯说:愿意承认。
昨非:过去的错误或过失。
能几人:有几个人能做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艾可翁的作品,名为《题渊明像(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咏叹古人隐逸生活的诗句,其中“漉酒不孤头上巾,醉来万事等浮尘”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人隐逸者渊明(即陶渊明)的生活态度的赞美。这里的“漉酒”指的是陶渊明在《饮酒》中所说的自斟酒,形容他不为世俗所羁绊,独立于世;“头上巾”则是隐喻他的超脱与清高。而“醉来万事等浮尘”则强调了陶渊明在醉酒中对待世间万象的态度,将一切看作如同浮尘般无常无实。

后两句“谁家三径无松竹,肯说昨非能几人”则是在提问,在哪个家庭的庭院里会没有松竹这样的清高之物?这里的“三径”出自《论语·里仁》:“居处恭,行道义,爱善良,以服民。”指的是士大夫阶层的人居住的地方。诗人通过这个问题,表达了对能与陶渊明精神相通之人的寻求和怀念。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古代隐逸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个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

收录诗词(28)

艾可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君马黄

君马黄,我马骊。

白玉为勒络青丝,与君并辔河水湄。

河上扑扑杨花飞,杨花飞飞送客人。

生别离,良可惜。

愿君鞭影去迟迟,莫学杨花各南北。

形式: 乐府曲辞

白土寺

正尔炎官火伞张,幅巾来此坐僧房。

个中岂是全无暑,毕竟心清身自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疏山

夹道苍松六月寒,尘埃只隔白云閒。

重游恰是十年后,往事空惊一梦间。

杰阁漫誇新卜筑,危亭不似旧跻攀。

凭谁说与矮师叔,投老求分一半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九日登抱螺峰呈同游

莫放龙山旧醉豪,西风辇路暗蓬蒿。

目穷千里应惆怅,赖得螺峰不甚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