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趋浔阳

始征晨风息,云流日色展。

登陆艰且涩,厉涧一何缅。

维时仲秋交,飒飒林飙卷。

绿竹垂我车,丹花映行幰。

冒峦维有松,绣石尽成藓。

攀搴虽多悦,亘顿乃劳倦。

日中迫庐岳,蹊径愈回蹇。

云涌连遥崿,雨暗失近巘。

奔崩万壑会,崄绝一径转。

遽讶川梁没,幸遇石濑浅。

道以习坎利,用待既济显。

介石谅益固,巨川岂遂眩。

谁哉能豫谋,随寓斯可遣。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德安趋浔阳》,描绘了作者清晨启程,跋山涉水前往浔阳的旅程。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艰辛与美景。"始征晨风息,云流日色展",清晨出发,微风停歇,云彩流动,阳光洒落,气氛宁静而充满希望。"登陆艰且涩,厉涧一何缅",描述了山路崎岖,涧水深邃,行走艰难。

"维时仲秋交,飒飒林飙卷",正值秋季,树林间风声呼啸,增添了旅途的壮丽景色。沿途"绿竹垂我车,丹花映行幰",竹子低垂,红花点缀,色彩鲜明,为艰苦的行程增添了几分生机。

"冒峦维有松,绣石尽成藓",松树挺立山巅,石头上长满了青苔,展现出自然的沧桑与坚韧。"攀搴虽多悦,亘顿乃劳倦",虽然欣赏美景令人愉悦,但长久的攀登也让人感到疲惫。

"日中迫庐岳,蹊径愈回蹇",太阳高照,山路愈发曲折难行。"云涌连遥崿,雨暗失近巘",云雾缭绕,远处的山峦和近处的峰峦都变得模糊不清。"险绝一径转",形容路途险峻,仅有一条小径。

"遽讶川梁没,幸遇石濑浅",诗人惊讶于河流淹没道路,幸好遇到浅滩。"道以习坎利,用待既济显",经历困难后,诗人明白道路虽险,但只要适应并坚持,终将到达彼岸。

最后两句"介石谅益固,巨川岂遂眩",意指面对坚固的岩石和广阔的江河,诗人坚信自己的决心不会动摇。"谁哉能豫谋,随寓斯可遣",表达了诗人对未知旅程的从容应对,无论何处,都能找到自我排遣之道。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坚韧与智慧,以及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收录诗词(2163)

李梦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 字:献吉
  • 号:空同
  •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 生卒年:1472-1530

相关古诗词

宿圆通寺

晓发蒲亭邑,暮投石耳峰。

仆夫困沾濡,山雨犹响松。

兹壑况罙阻,顾望惟溟濛。

幽岩托层房,豁然临猴江。

竹修苞北基,岩峭垂南窗。

俯观袅户萝,仰聆走檐淙。

挹此暂足遣,逖想情难降。

陶公有遗坟,黄子留孤踪。

通止良固殊,羁缚谁为悰。

坐闻吟猿瞑,秪念归思忡。

形式: 古风

钓台亭成

飒飒风涧泻,累累山石峻。

卜构倚岑削,檐楹阚奔迅。

俯之才一壑,仰面巳千仞。

歌游竟日夕,载色掖英俊。

故杉改新荫,鲂鲤况充牣。

本轻任公钓,讵慕庖丁刃。

素飙袅延蔓,商气敛芳润。

临深悟邃奥,睹逝识大顺。

却笑矜名子,美鱼一何吝。

形式: 古风 押[震]韵

卧龙潭

出游青天涧,遂至卧龙潭。

重岑上无极,白日蔽寒岚。

巉峭讵能步,崄绝谁可探。

历石诚巍倨,扪壑惊谺谽。

我行值秋季,霜藟摇匡南。

午攀日忽夕,足倦情逾酣。

雷瀑响岩涧,孤花媚澄涵。

抚似悟命意,循迹想名庵。

庵废人踪绝,岩剥文半灭。

世异坦道塞,慨兹忍能说。

形式: 古风

白鹿洞遍览名迹

情高忽凌厉,步健轻巉缅。

葛弱亦须扪,崖滑每独践。

涉清爱重屡,探阻遗惊眩。

始兹陟五峰,遂憩松不巘。

岩桂纷始华,石耳翠可卷。

追想白鹿迹,伊人竟何遣。

触端绪自萦,薜荔况在眼。

慨叹意莫置,顾望日已晚。

夕湖浴岑峭,流光灭兰坂。

命酒写幽独,鸣琴且游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