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紫绶尚书印,朱軿丞相车。

登朝身许国,出阃将辞家。

不惮炎蒸苦,亲尝走集赊。

选徒军有政,誓卒尔无哗。

帝乐风初起,王城日半斜。

宠行流圣作,寅饯照台华。

骑历河南树,旌摇塞北沙。

荣怀应尽服,严杀已先加。

业峻灵祇保,功成道路嗟。

宁如凿空使,远致石榴花。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翻译

紫色的绶带是尚书的官印,红色的车厢是丞相的座驾。
入朝为官以身许国,出京领命即将告别家乡。
不惧炎热与艰辛,亲自督军远征边疆。
挑选士卒治理军队,誓言士兵们要保持肃静。
皇宫中乐声初起,王城的日影已倾斜一半。
皇上的恩宠如诗如画,饯别的光辉照亮了殿堂。
骑马经过黄河边的树木,旌旗在北方沙漠中摇曳。
荣耀满怀应尽忠职守,严酷的战争已先行展开。
伟业完成神灵保佑,功成名就路上令人感叹。
哪像那凿空使者,只为远方带来石榴花的馈赠。

注释

紫绶:古代高级官员的紫色丝带,象征官位高显。
尚书:古代中央官署的长官,这里指高级官员。
朱軿:古代高官乘坐的红色车辆。
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国家政务的最高官员。
登朝:入朝为官。
阃:城门,这里代指京城。
炎蒸:炎热。
集赊:遥远的地方,这里指边疆。
选徒:挑选士兵。
军有政:军队管理有序。
宠行:皇上的恩宠。
寅饯:早晨举行的送别宴会。
台华:宫殿的光彩,这里指朝廷。
骑历:骑马经过。
塞北:长城以北的地区。
荣怀:荣耀满怀。
严杀:严酷的杀伐。
灵祇:神灵。
凿空使:指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石榴花:象征远方的异域风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出行巡边的壮丽场景,充满了对国家忠诚和个人牺牲精神的颂扬。开篇“紫绳尚书印,朱軿丞相车”两句,通过对官印和官车的描写,展示了官员的尊贵与权威。

接着,“登朝身许国,出阃将辞家”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的无限忠诚,愿意牺牲个人家庭生活,为国家服务。"不惮炎蒸苦,亲尝走集赊"则是对官员面对困难和艰辛时刻,不退缩、勇于担当的赞美。

“选徒军有政,誓卒尔无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国家事务的严肃态度和坚定决心。而“帝乐风初起,王城日半斜”则是在描绘皇帝对官员出征的欢喜,以及朝廷中午时分的宁静景象。

“宠行流圣作,寅饯照台华”可能是指诗人或官员受到皇上的恩宠,其行为和作品都得到了传颂。"骑历河南树,旌摇塞北沙"则是在形容官员巡视边疆时的壮观景象。

“荣怀应尽服,严杀已先加”表达了对官员严于律己、勇于执行职责的赞扬。"业峻灵祇保,功成道路嗟"则是在颂扬诗人或官员完成使命后的成功与感慨。

最后,“宁如凿空使,远致石榴花”可能是用来比喻即便是艰难的任务,也要像凿空石一样坚持到底,直到达成目标,如同远方送来的珍贵礼物——石榴花。整首诗通过对官员出征场景的描绘,以及对其忠诚与勇敢品质的赞美,展示了古代士人对于国家忠诚和个人牺牲精神的崇高理想。

收录诗词(16)

王翰(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院学士赐宴得筵字

东堂起集贤,贵得从神仙。

首命台阶老,将崇御府员。

送人锵玉佩,中使拂琼筵。

和乐薰风解,湛恩时雨连。

长材成磊落,短翮强翩翾。

徒仰蓬莱地,何阶不让缘。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飞燕篇

孝成皇帝本娇奢,行幸平阳公主家。

可怜女儿三五许,䒠茸惜是一园花。

歌舞向来人不贵,一旦逢君感君意。

君心见赏不见忘,姊妹双飞入紫房。

紫房綵女不得见,专荣固宠昭阳殿。

红妆宝镜珊瑚台,青琐银簧云母扇。

日夕风传歌舞声,祗扰长信忧人情。

长信忧人气欲绝,君王歌吹终不歇。

朝弄琼箫下綵云,夜踏金梯上明月。

明月薄蚀阳精昏,娇妒倾城惑至尊。

已见白虹横紫极,复闻飞燕啄皇孙。

皇孙不死燕啄折,女弟一朝如火绝。

明明天子咸戒之,赫赫宗周褒姒灭。

古来贤圣叹狐裘,一国荒淫万国羞。

安得上方断马剑,斩取朱门公子头。

形式: 古风

古娥眉怨

君不见宜春苑中九华殿,飞阁连连直如发。

白日全含朱鸟窗,流云半入苍龙阙。

宫中綵女夜无事,学凤吹箫弄清越。

珠帘北卷待凉风,绣户南开向明月。

忽闻天子忆蛾眉,宝凤衔花揲两螭。

传声走马开金屋,夹路鸣环上玉墀。

长乐彤庭宴华寝,三千美人曳花锦。

灯前含笑更罗衣,帐里承恩荐瑶枕。

不意君心半路回,求仙别作望仙台。

琳琅禁闼遥相忆,紫翠岩房昼不开。

欲向人间种桃实,先从海底觅蓬莱。

蓬莱可求不可上,孤舟缥缈知何往。

黄金作盘铜作茎,青天白露掌中擎。

王母嫣然感君意,云车羽旆欲相迎。

飞廉观前空怨慕,少君何事须相误。

一朝埋没茂陵田,贱妾蛾眉不重顾。

宫车晚出向南山,仙卫逶迤去不还。

朝晡泣对麒麟树,树下苍苔日渐斑。

人生百年夜将半,对酒长歌莫长叹。

情知白日不可私,一死一生何足算。

形式: 古风

龙兴观金箓建醮

泰山岩岩兮凌紫氛,中有群仙兮乘白云,陈金荐璧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