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喻

黯黯秋水寒,至刚非可缺。

风胡不出来,摄履人相蔑。

纵挺倚天形,谁是躬提挈。

愿将百鍊身,助我王臣节。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翻译

秋天的水面显得阴暗而寒冷,坚韧的力量不可或缺。
风胡(古代神话中的神祇)无法显现,人们轻视着穿鞋的人(可能指地位不高的人)。
即使身形挺拔如倚天剑,又有谁能亲自扶持和引导。
我愿意将百炼成钢的身体,来增强我作为王臣的忠诚节操。

注释

黯黯:阴暗的样子。
秋水:秋天的水面。
至刚:极强的力量。
非可缺:不可或缺。
风胡:神话中的风神。
摄履人:穿鞋的人,可能指地位较低者。
蔑:轻视。
纵挺:挺拔。
倚天形:倚天剑的形状,象征力量。
躬提挈:亲自扶持和引导。
百鍊身:百炼成钢的身体。
王臣节:王臣的忠诚节操。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咸用所作的《剑喻》,是一篇以剑比喻人的品格和修养的作品。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坚韧不拔、刚毅果敢品质的赞美。

"黯黯秋水寒,至刚非可缺" 这两句设定了整个诗篇的基调。"黯黯秋水"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一种清冷而深远的意境,"至刚非可缺"则明确表达了对于坚强品质的肯定和推崇。

"风胡不出来,摄履人相蔑" 这两句则是对外界环境的一种比喻,"风胡"通常指的是来自北方的冷风,象征着严酷和挑战。"摄履人相蔑"表达了人们面对这种挑战时的态度,可能是畏缩不前或者互相推诿。

紧接着的两句 "纵挺倚天形,谁是躬提挈" 描述了一种超脱世俗、独立自强的人生态度。这里的“纵挺”指的是剑的直立和坚挺,"倚天形"则强调了这种姿态与自然之道相合。

最后两句 "愿将百鍊身,助我王臣节" 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修炼成长为一把利剑,以此来辅佐君主、维护国家的美好愿望。这里的“百鍊”意味着通过无数次的锻炼和磨砺,而成为坚不可摧的存在。

这首诗以剑喻志,以秋水寒风为背景,通过对比和隐喻,表达了诗人对于刚毅不屈、坚守节操的人生观念。

收录诗词(196)

李咸用(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庭竹

嫩绿与老碧,森然庭砌中。

坐销三伏景,吟起数竿风。

叶影重还密,梢声远或通。

更期春共看,桃映小花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待旦

檐静燕雏语,窗虚蟾影过。

时情因客老,归梦入秋多。

蔽日群山雾,滔天四海波。

吾皇思壮士,谁应大风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春日喜逢乡人刘松

故人不见五春风,异地相逢岳影中。

旧业久抛耕钓侣,新闻多说战争功。

生民有恨将谁诉,花木无情秪自红。

莫把少年愁过日,一尊须对夕阳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春日题陈正字林亭

周回胜异似仙乡,稍减愁人日月长。

幕绕虚檐高岫色,镜临危槛小池光。

丝垂杨柳当风软,玉折含桃倚径香。

南北近来多少事,数声横笛怨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