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谪沙阳地僻家远遇寒食如不知盖闽人亦不甚重其节也感而赋诗五首以杜子美无家对寒食五字为韵(其一)

往岁遇寒食,亲宾相与娱。

飘零客异土,对之浑若无。

岂不念佳节,寸心愁欲枯。

花间有好鸟,劝我提胡卢。

一醉聊自适,醉梦归东吴。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被贬至偏远之地,正值寒食节,却无人相伴,孤独凄凉的情景。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往昔与今日的寒食节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处境的无奈。

首句“往岁遇寒食,亲宾相与娱”,回忆起往昔寒食节时,亲朋好友相聚欢庆的情景,充满了温馨与欢乐。然而,接下来的“飘零客异土,对之浑若无”两句,转折突兀,描绘了诗人如今身处异乡,面对寒食节却仿佛视而不见,内心空虚、孤独的感受。这种强烈的对比,凸显了诗人境遇的变化和内心的落寞。

“岂不念佳节,寸心愁欲枯”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心理状态。在佳节之际,诗人自然会想念过去的欢乐时光,但现实的孤独与寂寞使他感到心力交瘁,几乎要被愁绪吞噬。这里通过“寸心愁欲枯”的形象比喻,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花间有好鸟,劝我提胡卢”这一句,诗人通过自然界的美好景象来寻求心灵的慰藉。花间的鸟儿似乎在劝说诗人,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忧愁,获得片刻的自我安慰。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试图通过饮酒来逃避现实困境的一种方式。

最后,“一醉聊自适,醉梦归东吴”表达了诗人对暂时忘却现实、回到故乡的渴望。通过醉酒,诗人希望能够暂时摆脱眼前的困境,甚至在醉梦中回到思念已久的故乡,寻求心灵的寄托与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被贬异乡、远离亲朋好友时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在自然美景中寻求慰藉的复杂心理活动。

收录诗词(723)

葛胜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 字:鲁卿
  •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 生卒年:1072~1144

相关古诗词

余谪沙阳地僻家远遇寒食如不知盖闽人亦不甚重其节也感而赋诗五首以杜子美无家对寒食五字为韵(其二)

异县遇寒食,怅然怀我家。

千里遥相望,各在天一涯。

佳节无与同,冉冉悲年华。

鸣禽花底聒,舞燕风中斜。

物情各自在,羁束诚可嗟。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余谪沙阳地僻家远遇寒食如不知盖闽人亦不甚重其节也感而赋诗五首以杜子美无家对寒食五字为韵(其三)

天涯遇寒食,嘉节无与对。

独酌一杯酒,慷慨使心痗。

来者复可追,既往那复悔。

翛然畎亩心,敢忘犬马爱。

之推自欲隐,去去何所怼。

形式: 古风

余谪沙阳地僻家远遇寒食如不知盖闽人亦不甚重其节也感而赋诗五首以杜子美无家对寒食五字为韵(其四)

嘉节遇寒食,春阴犹作寒。

闽人不知重,浑作等闲看。

饧粥不复煮,青枫谁与钻。

开窗延霁景,脩竹正团栾。

翠眉双侍女,对此一樽残。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余谪沙阳地僻家远遇寒食如不知盖闽人亦不甚重其节也感而赋诗五首以杜子美无家对寒食五字为韵(其五)

逐客已凄凉,矧复值寒食。

花深日迟迟,院静春寂寂。

雨馀山吐青,日落霞扫赤。

浙江渺何在,三月无消息。

弃置勿复陈,吾心乃如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