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丁亥七夕

将秋尚夏,月娟云巧。更湛碧、星河清渺。

女牛相别动经年,弟未识、离踪多少。

凭栏拟听,鸾笙韵杳。想又为、明朝秋早。

他时有分到瑶池,记问取、桥边乌鸟。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鉴赏

这首《鹊桥仙》以七夕为题材,描绘了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充满了浪漫与哀愁。词人吴山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天界与人间的对比,以及对爱情执着追求的深情。

“将秋尚夏”,开篇即点明时节,暗示着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交替,为后文的相会与离别埋下伏笔。“月娟云巧”、“星河清渺”描绘了七夕之夜的美景,月色如娟,云彩巧妙,银河清澈,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女牛相别动经年,弟未识、离踪多少。”这两句直接点出了牛郎织女一年仅能相见一次的悲凉现实,表达了他们长久分离的痛苦和思念之情。“女牛相别”暗指牛郎与织女,而“弟未识”则可能是指牛郎的弟弟,暗示了家族间的牵挂与无奈。

“凭栏拟听,鸾笙韵杳。”这里使用了“鸾笙”这一意象,象征着牛郎织女相会时的音乐,但“韵杳”则表明这种美好只是短暂的,预示着相聚后的分别。“想又为、明朝秋早。”这句话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担心再次面对秋天的早来,意味着又是一年的分离。

“他时有分到瑶池,记问取、桥边乌鸟。”结尾处,词人寄托了对未来重逢的希望,想象着有一天能够一同前往瑶池,与乌鸟为伴,表达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浪漫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铺陈,展现了七夕节牛郎织女相会的美丽传说,同时也蕴含了对爱情、分离与重逢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7)

吴山(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青玉案.西湖七夕,用贺方回韵

彩霞不续长河路。一水渺然流去。

睆彼清光何以度。

隔年离恨,千秋情绪,都在云深处。

龙舆倏转蓝桥暮。惜别应留秋月句。

试语人间愁几许。

两行情泪,满天秋露,疑是巫山雨。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法曲献仙音.梁溪雨中七夕

情以秋兼,事因时会,古说双星今度。

淡月含烟,轻云披汉,河际贝宫琼户。

怅浅碧摇空处,凄风又吹雨。悄无语。

叹红尘、妒人青鬓,幽赏事、多被风惊雨阻。

疏落是襟怀,最难消、月明花妩。

倚遍危栏,望天河、渺渺飞素。漫赓歌达曙。

莫放此宵潜去。

形式: 词牌: 法曲献仙音

满庭芳.秋遣

归鸟休枝,夜虫鸣彻,小轩风过吹凉。

雨晴天朗,诗思入潇湘。

秋染重林瑟瑟,更何处、疏远清香。

曲池畔,绿红层叠,依约瘦莲房。

携撙闲吊月,支离病骨,潦倒贫乡。

叹人生有几,况遇沧桑。

且把双眉解放,领略些,水色山光。

衷肠事,思亲忧世,别作一囊装。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阳]韵

百字令.戊子春暮,寓西湖,坐雨有感

绿肥红瘦,正东风欲转,燕莺声碎。

烟锁长堤芳草醉,无那两峰如髻。

湿翠粘天,断云贴巘,此际多新态。

倚栏凭眺,三径故园荒未。

堪怜美景良辰,没来由、只与愁相对。

何事天涯蝴蝶梦,流连客舍难退。

啼鸟多情,落红不管,领略无滋味。

暮春也动,闺思来诗内。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