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业师陈翔翰先生以庚子十二月朔日讳于今三年矣。秋夜沈沈,怆然旧意,百端交集,作感旧三章(其三)

白露下庭草,寒蝉休树林。

独弦发哀歌,中夜调素琴。

高言媲教德,观海难为深。

忧怀觏群小,呐呐如不任。

世无赵文子,焉知随会心。

帝乡日以远,言笑不可寻。

愿托晨风翮,遐寄冲霄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已故师长陈翔翰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师长的敬仰与怀念。

首句“白露下庭草”,以白露降地、庭草沾湿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肃穆的氛围,暗示了季节的更迭与时间的流逝,同时也预示着离别的哀愁。接着,“寒蝉休树林”一句,寒蝉在树林中停止了鸣叫,象征着生命的终结,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主题。

“独弦发哀歌,中夜调素琴”两句,诗人通过自弹素琴、哀歌来表达内心的悲痛与思念。独弦之音,哀歌之调,都充满了深深的哀伤,仿佛在诉说着对逝者的不舍与怀念。

“高言媲教德,观海难为深”两句,诗人将师长的教诲比作深邃的海洋,表达了对师长智慧与道德的崇敬。同时,也暗含了对师长人格魅力的赞美,认为其影响深远,难以超越。

“忧怀觏群小,呐呐如不任”两句,诗人面对周围的人,心中充满忧虑,却无法言表,表现了内心的复杂情绪和对师长的深深依赖。

“世无赵文子,焉知随会心”一句,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师长品格的推崇,认为师长的品德如同赵文子一般高尚,而自己无法找到像随会那样理解师长心志的人。

“帝乡日以远,言笑不可寻”两句,表达了对师长的怀念之情,认为师长所在的理想之地(可能指天堂或某种精神境界)越来越遥远,再也无法听到师长的言笑。

最后,“愿托晨风翮,遐寄冲霄音”两句,诗人希望借助晨风的力量,将自己的思念之情传递到天际,表达了对师长的深切怀念和对师长精神的传承愿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深刻表达了对师长的怀念与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1566)

曹家达(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閒中

閒看斜阳度寄寮,每缘诗句写幽寥。

游丝绊缕轻捎蝶,细草如绒稳卧猫。

秋气静时风片片,晚凉深处木萧萧。

小山丛桂经年发,肯赴淮南隐士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秋试和海州席静庵素琨并示丁向卿(其一)

百丈楼船跋浪来,十年亲见桂花开。

女娲不补人间缺,留待儒生济世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秋试和海州席静庵素琨并示丁向卿(其二)

天涯此去若比邻,异室芝兰共一春。

转憾来时相见晚,西风吹冷酒边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白门寓中和六安徐某

江南江北路迢迢,壮气如云郁未销。

横舍连鸡多士集,秋风归雁素书遥。

指看白浪吞三楚,无限青山送六朝。

自是结璘依桂树,惯兜欢喜上眉梢。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