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王国录

华峰早日得追随,议论词章颇俊奇。

五羖固应羞自鬻,一夔惜不佐来仪。

东嘉把盏论文日,婺女停舟问易时。

黄壤竟埋斯士骨,推贤不早叹珠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华峰早早地得到了赞誉,他的诗词文章非常出色。
即使像五羖那样有才华的人,也不应自我贬低,而夔这样的贤才可惜未能及时辅佐他人。
在东嘉的日子里,他们举杯论诗,而在婺女停留的时刻,他们又停下来讨论《易经》。
最终,这些有才之士埋骨黄土,我们遗憾未能及早推举贤能,感叹明珠被埋没。

注释

华峰:指诗人或某位有名的人物。
早日:早早地。
追随:赞誉或追随者。
议论词章:诗词文章。
俊奇:出色、独特。
五羖:比喻有才能的人,羖为古代对公羊的称呼。
固应:本应。
羞自鬻:感到羞愧而自我贬低。
一夔:夔为古代传说中的音乐家,这里代指贤才。
佐来仪:辅佐他人。
东嘉:地名,可能指具体的聚会地点。
把盏:举杯。
论文:讨论诗文。
婺女:星宿名,这里可能指特定时刻。
问易时:讨论《易经》的时候。
黄壤:黄土,指墓地。
斯士:这些士人。
推贤:推举贤能。
珠遗:明珠被埋没,比喻人才未被发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赵汝腾所作的挽诗,悼念的是名叫王国录的故人。首句“华峰早日得追随”,表达了对王国录早年才华出众的赞赏,他如同日出时的华峰,早早崭露头角。次句“议论词章颇俊奇”进一步赞扬了王国录的才思敏捷和文章的独特风格。

第三句“五羖固应羞自鬻”,以春秋时期秦国求贤的故事为典,暗示王国录的才能本不应自我贬低,暗示其被埋没。第四句“一夔惜不佐来仪”,借古人一夔足矣的典故,惋惜王国录未能得到更好的机会施展才能。

第五、六句“东嘉把盏论文日,婺女停舟问易时”,描绘了与王国录共度的美好时光,他们在品茗论道、探讨学问的场景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最后一句“黄壤竟埋斯士骨,推贤不早叹珠遗”,表达了诗人对王国录英年早逝的哀痛,以及对社会未能及早发掘和重用他的遗憾,感叹贤才如明珠般未能得到应有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王国录生平的回顾和对其才华的赞美,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人才流失的感慨。

收录诗词(146)

赵汝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陪高计使柱史谢庾使刑郎登梅仙山丹青阁(其二)

节迎吹帽约郊行,衣裌登危露未零。

一笑向时分皂白,相逢今日共丹青。

清姿照世郎官宿,劲操擎天柱史星。

自有此山无此客,来同老守醉还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寄程沧洲

身是金华旧使君,闻公新渥倍欢忻。

朱轓暂为东莱起,收拾乾淳未坠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梦徐径坂

谁云姑蔑远无诸,梦绕柯仙抱膝庐。

我得閒中翻鲁语,公应静里玩羲图。

雷犹地伏阳新复,云向天升雨可需。

好倡诸贤为时出,只容衰懒老西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景南将赴武昌道出剡溪戏成赠行

丈夫未遇时,流俗多白眼。

张耳能致千里客,相如竟辍万金产。

方子一世英,要路争力挽。

行行取侯封,何必守蠹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