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诗人杨圻所作的《中原纪痛诗十八首选十》中的第二首。诗人以个人的迁客身份,借秋景抒发对国家时局的忧虑。"昔为迁客久,秋至便心惊",表达了诗人长期被贬谪的落寞心情,一到秋天就感到内心的震动,暗示了政治上的动荡不安。
"月照洞庭水,夕来烟浪清",通过描绘洞庭湖夜晚的宁静景象,反衬出诗人内心的不平静,月光下的湖面与远处的烟波,更显凄凉与寂寥。
"三湘与七泽,鸿雁杂军声",将视线转向远方,湘江和七泽之地,鸿雁的叫声与战鼓声交织在一起,寓言了战乱四起,国家局势动荡不安。
最后两句"国事皆因楚,从今再用兵",直指国家的困境源于楚地之事,暗示着战争的频繁和国家面临的危机。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反映了晚清时期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