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从衰得白自天机,未怪长青与愿违。
看取春条随日长,会须秋叶向人稀。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代白发答》。诗中表达了对自然规律和生命过程的洞察与思考。
“从衰得白自天机”这句话表明白发乃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不可抗拒,也不必奇怪。这反映出诗人对于生老病死这一自然现象持有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
“未怪长青与愿违”进一步强调了对自然规律的接受和尊重。这里的“长青”指的是永远不变色的植物,或者比喻那些能够保持青春或不随时间而改变的事物。而“愿违”则是说诗人对于无法如愿以偿的现实持有一种平常心。
“看取春条随日长”描绘了春天树枝逐渐生长的情景,表达了一种生命力旺盛、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的“春条”指的是新发的嫩枝,它们每天都在长大。
“会须秋叶向人稀”则是说到了秋天,树叶纷纷落下,显得稀疏。这两句通过季节更迭和自然界的变化,暗示了生命的循环与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同时,这也象征着时间流逝和事物终将凋零的一面。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表达了一种顺应天命、接受生命变迁的哲学思考。王安石在这里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也透露出他作为政治家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官身有吏责,触事遇嫌猜。
野性岂堪此,庐山归去来。
破车伤马亦天成,所托虽高岂自营。
四海不无容足地,行人何事此中行。
江上悠悠不见人,十年尘垢梦中身。
慇勤为解丁香结,放出枝间自在春。
川原一片绿交加,深树冥冥不见花。
风日有情无处著,初回光景到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