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其二)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浇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紺幰出郊坰。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向路傍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翻译

桐树花开绚丽烂漫,一阵疏雨刚过,郊外一片晴明清新,如同洗过一般。艳丽的红杏林犹如燃烧的火焰,浅红色的缃桃花装扮着郊野,美景似画屏。清明踏青的人们倾城空巷而出,全都为游赏名胜而去。人们纵马驾车奔向远郊。暖风中吹来阵阵繁密清脆的管弦乐声,千家万户竞相奏起新颖美妙的音乐。
远郊佳丽如云。踏青队伍里,少女们采花斗草,艳丽妖冶的歌女递身迎合、不停地招呼交往。对面路旁到处可见遗簪坠珥的欢饮不拘形迹之人,盛装美女更是纵横遍野。面对如此众多佳丽,欢爱之情油然而生。纵情畅饮,陶然大醉如玉山倾倒。拚着明日醉卧画堂,今朝则非尽醉不休。

注释

幰:车上帷幔。
踏青:春季郊游。
艳冶:艳丽,犹言妖冶。
递:驿车,驿马。
往往:处处。
珥:音耳,古代珠玉耳饰。
罍:音雷。
古器名,容酒或盛水用。
永:长,兼指时间或空间。
酲:音呈,病酒也。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清明时节江南的美景和繁华景象。"拆桐花烂漫",桐花盛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乍疏雨、洗清明"则写出雨后的清新。艳丽的杏花燃烧林间,淡黄色的缃桃点缀野外,构成一幅如画的春景。

"倾城"二字展现出全城的人们纷纷外出游玩,华丽的车马队伍驶向郊外,音乐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春风中传来各种乐器的悠扬旋律,家家户户都在庆祝这个节日。

"盈盈"转入对青年男女的描写,他们在草地上斗草踏青,互相追逐,女子们打扮得美丽动人,彼此应酬,路边不时有首饰散落,显示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欢情"洋溢,人们沉醉于这美好的佳丽之地,尽情畅饮,直至夜深人醉。

最后,词人表示即使明日可能因酒醉而头痛,也愿意在这样的春日里尽情享受,直到醒来。整体上,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明节的热闹与欢乐,展现了宋代都市生活的繁华与人们的生活情趣。

收录诗词(218)

柳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雨霖铃》《八声甘州》

  • 字:景庄
  • 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
  • 生卒年:约987年—约1053年

相关古诗词

木兰花/玉楼春(其二)

佳娘捧板花钿簇。唱出新声群艳伏。

金鹅扇掩调累累,文杏梁高尘簌簌。

鸾吟凤啸清相续。管裂弦焦争可逐。

何当夜召入连昌,飞上九天歌一曲。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木兰花(其三)柳枝

黄金万缕风牵细。寒食初头春有味。

殢烟尤雨索春饶,一日三眠夸得意。

章街隋岸欢游地。高拂楼台低映水。

楚王空待学风流,饿损宫腰终不似。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爪茉莉.秋夜

每到秋来,转添甚况味。金风动、冷清清地。

残蝉噪晚,甚聒得、人心欲碎。

更休道、宋玉多悲,石人、也须下泪。

衾寒枕冷,夜迢迢、更无寐。深院静、月明风细。

巴巴望晓,怎生挨、更迢递。

料我儿、只在枕头根底,等人来、睡梦里。

形式: 词牌: 爪茉莉

长寿乐

尤红殢翠。近日来、陡把狂心牵系。

罗绮丛中,笙歌筵上,有个人人可意。

解严妆巧笑,取次言谈成娇媚。

知几度、密约秦楼尽醉。仍携手,眷恋香衾绣被。

情渐美。算好把、夕雨朝云相继。

便是仙禁春深,御炉香袅,临轩亲试。

对天颜咫尺,定然魁甲登高第。

待恁时、等著回来贺喜。好生地。剩与我儿利市。

形式: 词牌: 长寿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