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其二)宝祐丁巳闰四月,偕十友避暑白云寺

麦秋时候,薄阴罩炎日,山行乘兴。

筇屐追随多胜侣,青佩黄冠方领。

坐石谈玄,听泉濯暑,直上千山顶。

倚风长啸,籁鸣林谷相应。忽涌云气漫空。

海吹急雨,觉冰綀微冷。

洗尽人间名利障,便是蓬莱仙境。

半日偷闲,一生清福,岂在荣钟鼎。

青灯深夜,陶然独妙清圣。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麦收时节,轻阴遮蔽烈日,我兴致勃勃地踏山路而行。
杖竹杖和草鞋陪伴着众多好友,他们身着青色佩饰、黄色头冠,衣领整洁。
我们坐在石头上探讨深奥的哲理,聆听泉水洗涤暑热,一直攀登到山顶。
迎风长啸,声音在山谷间回荡。忽然,云雾弥漫天空。
疾风吹来急雨,带来一丝凉意,仿佛冰纨轻寒。
洗尽尘世的名利纷扰,这里就像传说中的蓬莱仙境。
半天的悠闲时光,一生的清静福分,并非都来自权贵与财富。
深夜独对青灯,心境悠然,仿佛清圣之境。

注释

麦秋:秋季麦熟的时候。
薄阴:稀疏的阴云。
炎日:炎热的太阳。
筇屐:竹杖和草鞋。
胜侣:志同道合的朋友。
青佩黄冠:古代文士的服饰。
千山顶:高山之巅。
啸:撮口发出长声。
籁鸣:自然的声音。
蓬莱仙境:传说中的仙人居住之地。
荣钟鼎:形容显赫的地位和富贵的生活。
青灯:油灯,常指僧人或读书人的照明工具。
陶然:心满意足的样子。
清圣:清高圣洁的境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避暑山行的图景。诗人在麦秋时节,乘着薄阴掩映下的炎热阳光,怀着兴致登山游历。随行的朋友众多,穿梭于林间小道,彼此交错,形成一派生动之景。诗中的“青佩黄冠方领”则描绘了一幅文人墨客特有的雅致画面。

坐于石上与友人谈论玄远的哲理,同时聆听泉水潺潺的声响,以此消暑,心旷神怡。诗中“直上千山顶”显示了诗人的豪迈志向和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

“倚风长啸,籁鸣林谷相应”,则是诗人在高处舒展胸怀,放声长啸,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感受着大自然赋予的灵犀。紧接着,“忽涌云气漫空”又描绘出天气忽变,云蒸霞蔚的景象。

接下来的“海吹急雨,觉冰綀微冷”则是诗人对于突如其来的急雨和清凉感受的真实写照。雨后之世界,清新脱俗,让人感觉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凉。

最后,“洗尽人间名利障,便是蓬莱仙境”表达了诗人通过这次避暑山行,远离世俗纷争和物欲羁绊,最终达到心灵净化,如同进入了传说中的仙境。全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以及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辽阔,通过诗人的山行体验,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200)

李昴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城头月.和广帅马方山韵赠斗南楼道士青霞梁弥仙

工夫作用中宵昼。点化无中有。

真气长存,童颜不改,底用呵磨皱。

一身二五之精媾。积得婴儿就。

试问霞翁,三田熟未,还解飞冲否。

形式: 词牌: 城头月

贺新郎(其三)同年顾君景冲云翼经属官舍白莲盛开,招饮水亭

谁种蓝田玉。碧云深、亭亭月上,水明溪曲。

羞作时妆儿女态,冷淡冰餐露沐。

出尘外、风标幽独。

除了留侯无此貌,便何郎、傅粉终粗俗。

意凝远,韵清淑。凉台向晚微风馥。

讶银杯羽化,折取戏浮醽醁。

安得梅花如许大,天遣辟除暑溽。

浑不觉、鹭翘鸥浴。

可恨妖妃污太液,只东林、社友追游熟。

宜夜看,灿瑶烛。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其五)饯广东吴宪燧时持节宪江西

元日除书湿。到而今、西风老矣,驾轺初入。

自是龙颜深注想,孤凤翔而后集。

久父老、攀留原隰。

庾岭经行梅亦喜,小奚奴、背底惟诗笈。

冰雪操,又谁及。昨来容易风云翕。

便三台两地,也只等闲如拾。

天马不鸣凡马喑,百步何如五十。

况汹汹、波涛方急。

此去一言回天力,著高高、百尺竿头立。

浇磊磈,快鲸吸。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押[缉]韵

贺新郎(其一)陪广帅方右史登越台

绣谷流明帜。稳飞舆、茵柔草碧,盖欹松翠。

遨首意行穷绝顶,彩榭千年胜地。

远峰断、莽苍烟水。

护日晴云收午暑,飒长风、振叶生秋思。

笼雾炷,飘霞袂。清明官府歌棠芾。

且萧闲事外,下看玉城珠市。

山色骄人逢此客,麈尾霏霏露碎。

一笑又、羊衔新穗。

田野欢声和气合,唤觥船、猛为鱼占喜。

谁会得,醉翁意。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