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吴斗南玩芳亭

北斗以南有吴侯,人物知非第二流。

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

平生离骚读千遍,屈沱秭归要亲见。

归来落笔愈惊人,宋玉景差俱北面。

玩芳亭中兰茝芳,朝回解带春昼长。

爱君忧国有奇作,坐令壮观还沅湘。

老夫曩亦同此趣,甚欲闲题玩芳句。

无奈生涯今已别,倒壑枯楠忘岁月。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北斗星以南的地方有一位吴侯,他的才识绝不属于寻常之辈。
他读书严谨,一字不漏,忽然闭门静思,发现自己双鬓已生秋霜。
他一生研读《离骚》,渴望亲自去屈原和秭归之地寻访。
回到家乡后,他的文笔更加惊人,连宋玉和景差这样的大文豪都对他敬仰。
他在玩芳亭欣赏兰花的芬芳,公务之余,觉得春日漫长。
他深爱国家,创作出非凡的作品,让壮丽景色重现沅湘之地。
我过去也有同样的兴趣,想悠闲地写下赞美花草的诗句。
可惜如今生活境遇改变,岁月如流,只剩下枯楠倒映山谷,忘记了时光。

注释

吴侯:指有才华的贵族或官员。
第二流:指一流的杰出人物。
闭户:关门独处。
双鬓秋:形容年华已逝。
屈沱秭归:屈原的故乡。
北面:表示敬仰,如同面北而拜。
玩芳句:欣赏并书写赞美花草的诗句。
生涯:生活经历或生涯状态。
枯楠:干枯的老楠木,象征岁月流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寄题吴斗南玩芳亭》,通过对吴侯的赞赏和对其书房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吴侯的学识与品格。首句“北斗以南有吴侯,人物知非第二流”表达了对吴侯才情的肯定,认为他非比寻常。接下来的诗句“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描绘了吴侯专注读书,连岁月流逝都未觉察,显示出他的勤奋和沉浸于学问之中。

诗人提到吴侯熟读《离骚》并渴望亲临屈原故里,这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归来落笔愈惊人,宋玉景差俱北面”则赞美吴侯的文采,认为他的文章足以让宋玉这样的才子也感到敬仰。

“玩芳亭中兰茝芳,朝回解带春昼长”描绘了吴侯在亭中赏花品香的闲适生活,以及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创作出的非凡作品。“坐令壮观还沅湘”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文学成就对当地的影响。

最后,诗人回忆自己也曾有同样的兴趣,但如今生活境遇改变,只能感叹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整首诗通过赞扬吴侯,表达了对知识文化传承和高尚人格的推崇,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寄题庐陵王晋辅先辈桂堂

楚人记草木,桂在椒兰中。

我怀小山句,妙绝穷化工。

唐人作山水,亦以桂配松。

丹葩间绿叶,锦绣相叠重。

不知始何时,岩桂开秋风。

楚人所称者,委弃等蒿蓬。

呜呼各有时,士岂怨不逢。

我作桂堂诗,广子云梦胸。

形式: 古风

寄题张仲钦左司槃涧

剑溪之南有佳处,山灵尸之不轻付。

张公鼻祖晋司空,谈笑得地开窗户。

溪光如镜新拂拭,白云青嶂无朝暮。

伏几读书时举头,万象争陈陶谢句。

公今仙去有嗣子,关塞崎岖方叱驭。

山城何曾叹如斗,皦皦不受世俗污。

君不见伾文往者势如山,朝士几人无汗颜。

尊公遗事不须述,但看当时出处间。

形式: 古风

寄题李季章侍郎石林堂

林虑灵壁名宇宙,震泽舂陵稍居后。

翟公黄鹤得数峰,对客掀髯诧奇秀。

我行新滩见益奇,千岩万窦雷雨垂。

古来岂无好事者,根株盘踞不可移。

侍郎筑堂聚众石,坐卧对之旰忘食。

千金博取直易尔,要是尤物归精识。

君不见牛奇章与李卫公,一生冰炭不相容。

门前冠盖各分党,惟有爱石心则同。

崎岖宦路多危机,凛然石友人间稀。

它时舣棹华亭岸,更看全窠买鹤归。

形式: 古风

寄题求志堂

古人不轻出,出则尧舜其君民。

古人不轻隐,隐则坐使风俗淳。

孰知后世乃不然,唐虞日远如飞烟。

异端欲出六籍上,裔夷直居中夏先。

穷居求志达行道,傥不塞责真负天。

士固不可苟富贵,顾亦岂可徒贫贱。

如其一念有愧心,宁不终身戴惭面。

老夫少年铁铸砚,欲窥圣门终未见。

祝君勿恃来日长,八九十年如掣电。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