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张职方上南都孙宗伯二十二韵时张适使西边

昭代称多士,孤忠世有人。

传家重清白,雅志抱经纶。

对策廑亲览,校书列近臣。

经筵随紫气,国学坐青春。

奉杖临雍日,陈诗幸洛辰。

旋迁宗伯贰,复佐宰衡钧。

已见官仪肃,行看海宇均。

婺星惊陨落,天意动悲辛。

匍匐龙山外,号呼镜水滨。

严陵藏避俗,安石起为民。

却向开基地,应辞要路津。

镐丰知镇静,礼乐待儒绅。

文藻东都赋,风云北阙身。

平生仰乔岳,迟暮接丰神。

矧附河东凤,兼怀阁上麟。

苍茫俱恋汉,慷慨独游秦。

岂作弹冠笑,惟怜解剑真。

乾坤青眼隔,吾道白头新。

边塞鱼书断,中原羽檄频。

何当息氛祲,从此静胡尘。

勋业垂伊傅,钟彝勒甫申。

悬知戴南斗,夜夜拱星辰。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大春为张职方和孙宗伯所作的颂扬之词,以南都为背景,表达了对两位官员忠诚、勤政、学问深厚以及对国家社稷的深切关怀之情。

诗中首先赞扬了在昭代(明代)众多贤士之中,张职方和孙宗伯是真正的忠臣,他们重视清白家风,怀抱经纶之志,受到皇帝的亲自关注与赏识。他们在朝廷中的地位显赫,参与经筵讲学,坐镇国学,展现了严谨的官仪和对国家的贡献。

接着,诗人描绘了两位官员在不同场合的卓越表现,如在宗伯职位上的迁升、辅佐宰相的重任,以及在重要时刻的决策与行动。他们不仅在政务上表现出色,还体现了高尚的人格魅力,如“奉杖临雍日”、“陈诗幸洛辰”等细节,展现了他们的道德风范。

诗中还提到了两位官员的个人品质,如“藏避俗”、“起为民”,以及他们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诗人还提到,尽管身处高位,他们依然保持着谦逊与真诚,如“岂作弹冠笑,惟怜解剑真”。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两位官员的敬仰之情,认为他们的功绩堪比伊尹、傅说,能够垂范后世。同时,诗人也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希望国家能够安定,社会秩序得以恢复,表达了对和平与繁荣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两位官员的崇高评价,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些价值观和理想追求。

收录诗词(669)

林大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双寿崇封诗为贾尚书父母

北斗瞻垂象,南山赋雅篇。

周庠今踰重,汉制近能全。

玉露传中禁,瑶池集上筵。

共怜执爵美,谁识断机贤。

勋业风云会,恩光日月先。

遥知华封里,长此祝尧年。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送王明府再任桂林

君今去怀县,空复忆河阳。

吏隐流风在,閒居作赋长。

朔徭看始化,越鸟讶俱翔。

天接扶桑外,人行八桂乡。

壮怀经马柱,客思渡熊湘。

春树谁家雉,秋田何处蝗。

岭云朝似雾,江月夜如霜。

和璧终当识,牙琴且莫忘。

有时还结绶,昨日共挥觞。

会待尚书履,飞飞入建章。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送杨广文赴金川

都门罢祖筵,独马去翩翩。

别路荷风外,离怀梅雨前。

山含晴谷树,日泛晓河烟。

楚客秋看剑,吴人夜控船。

薄言寻乐地,还此尽高天。

城隐诸峰出,溪分四会连。

衣冠崇俨圣,俎豆肃趋贤。

道在禄从薄,官閒地自偏。

花明通德里,云拥广文毡。

载酒期何日,听诗动有年。

人间狂是客,江上漫仍仙。

应笑扬雄戟,徒劳草太玄。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广昌留别城中人士

郭外青山晓,云中万木秋。

狂歌时对酒,长啸一登楼。

风雨怀双璧,乾坤照独愁。

深林豺虎怒,平野凤麟游。

却笑全城策,空惭卧辙留。

题诗谢豪俊,明月看吴钩。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