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都之宛丘赠寄参寥

萧然耳目清,驱马别都城。

岸断秋光出,川平雨气横。

浮生归物理,闲景付诗情。

岁晚江湖客,何为滞玉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心境清朗,骑马离开都城。
岸边景色因秋光照亮,河流平静雨气弥漫。
领悟到人生的规律,闲适的景色激发了诗兴。
年末时分,我这江湖漂泊之人,为何还留在京城?

注释

萧然:形容心境清静。
耳目:耳朵和眼睛。
都城:首都或大城市。
岸断:岸边景色清晰可见。
秋光:秋天的阳光。
川平:河流水面平静。
浮生:短暂而无常的人生。
物理:事物的自然法则。
闲景:悠闲的景色。
岁晚:年末。
江湖客:四处漂泊的人。
滞:停留。
玉京:对京城的美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秋季离开京城的景象和心境。开篇"萧然耳目清,驱马别都城"表达了离别之时的宁静与决绝,耳目清净,心无杂念,只是驱策着马匹告别繁华的都市。

接着"岸断秋光出,川平雨气横"则描写了自然景色,岸边的景致因秋季的阳光而显得更加清晰,而远处的河流平坦宽广,透露出细雨后的湿润气息。诗人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一种超脱和淡泊的心境。

"浮生归物理,闲景付诗情"一句则深化了诗人的哲思,认为生命如浮云,终将回归自然的法则,而自己则在闲适的景色中寻找灵感,将内心的情感寄托于诗词之中。

最后"岁晚江湖客,何为滞玉京"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行走于世间的旅者,在年岁渐老时,对于曾经滞留过的美好地方——如同美丽的玉京一样,不禁感慨万千。这里的“滞”字用得极妙,既有停留之意,又隐含了一种不舍与怀念。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己卯十二月二十日感事二首(其二)

蹉跎流落已华颠,又见荆湖一岁迁。

人怯苦寒愁日短,天收残腊放新年。

园林寂历飘梅后,里巷经过爆竹前。

自料知非犹得在,潜心久学卫蘧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己卯十二月二十日感事二首(其一)

高楼乘兴独登临,搔首天涯岁暮心。

带雪腊风藏泽国,犯寒春色著烟林。

山川极目风光异,岁月惊怀老境侵。

可是斯文天未丧,楚囚何事涕沾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己未早春有感

南国柳黄莺未知,人情何事憾春迟。

雪抽宿麦晴来叶,雨长枯榆烧后枝。

载酒有谁寻寂寞,受薪只合学支离。

近知壁观安心法,亦拟平治不作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中秋无月戏呈希古年兄

放逐江湖一钓舟,萧条故国又逢秋。

炎凉始信来如旧,岁月相催逝不留。

日落千蛩喧户牖,风高一雁下汀洲。

地无积潦蟾华好,谁买新醪作夜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