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僧元瑛谈湖南三十年来事作四绝句(其一)

共对禅灯说楚辞,国殇山鬼不胜悲。

心伤衡岳祠前道,如见唐臣望哭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此诗由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所作,题为《楚僧元瑛谈湖南三十年来事作四绝句》之一。诗中描绘了与一位名为元瑛的僧人共同探讨楚辞的情景,其中特别提到了“国殇”与“山鬼”,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切哀悼之情。

首句“共对禅灯说楚辞”,描绘了诗人与僧人围坐于禅灯之下,共同探讨古代文学作品《楚辞》的情景。《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文学的代表作,包含了众多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是了解古代楚文化的重要文献。

次句“国殇山鬼不胜悲”,进一步揭示了探讨内容的深沉情感。这里的“国殇”指的是古代战争中阵亡将士的哀悼之词,“山鬼”则指山神或山中的精灵。这两者都是《楚辞》中的经典主题,诗人通过提及它们,表达了对历史中英雄人物的缅怀与哀思。

第三句“心伤衡岳祠前道”,将情感聚焦于具体的地点——衡岳祠前的道路。衡岳祠是祭祀古代圣贤或英雄的地方,此处可能暗指某位历史人物的纪念地。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内心的悲伤,可能是对过往岁月的怀念,或是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哀悼。

最后一句“如见唐臣望哭时”,以想象的方式,将自己置身于唐朝大臣哀悼的情境之中。这里使用了“唐臣望哭”的典故,意在表达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切同情与哀悼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历史文化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学、历史人物以及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同时也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楚僧元瑛谈湖南三十年来事作四绝句(其二)

孤坟一径楚山尖,铁石心肝老孝廉。

流落他方馀惠远,抚琴无语忆陶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楚僧元瑛谈湖南三十年来事作四绝句(其三)

督师公子竟头陀,诗笔峥荣浩气多。

两世心情知不遂,待谁更奋鲁阳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楚僧元瑛谈湖南三十年来事作四绝句(其四)

梦到江头橘柚林,衲衣桑下惬同心。

不知今日沧浪叟,鼓枻江潭何处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赋得檐下雀

力小不成巢,翾飞无定止。

所谋但一枝,徬偟靡可恃。

曾窥王谢堂,不作衔泥垒。

虽依檐下宿,无异深林里。

岂不慕高明,其奈惊丸饵。

唯应罢官时,殷勤数来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