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梧.读中州乐府,李扶风别有溪山容杖履,等閒不许人知处之语,因广其意

大隐市朝终我误。除却山林,难觅安心处。

随意经行随意住。渔樵非是閒俦侣。

拟买沃洲充隐去。纵许人知,知也谁寻汝。

夜里波涛风里树。跫然空谷山灵语。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寻求内心平静的隐士形象,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和内心的独白,展现了隐逸生活的追求与体验。

首句“大隐市朝终我误”,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反思,认为在繁华的都市中寻找内心的宁静最终是徒劳的。接下来的“除却山林,难觅安心处”进一步强调了山林对于心灵的抚慰作用,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城市喧嚣的逃避。

“随意经行随意住。渔樵非是閒俦侣。”这两句描绘了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与渔夫樵夫为伴,不再受世俗规则的束缚,过着一种无拘无束、随性而为的生活。这里“閒俦侣”一词,既指渔樵作为志趣相投的朋友,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拟买沃洲充隐去。纵许人知,知也谁寻汝。”诗人表达了想要远离尘世,隐居沃洲的想法,即使有人知道他的行踪,但又有谁能真正找到他呢?这反映了隐士对于自我保护和隐匿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独立的境界。

最后,“夜里波涛风里树。跫然空谷山灵语。”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夜晚的波涛与风中的树木,以及空谷中传来的山灵之语,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隐逸生活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和内心平静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隐逸文化的独特理解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368)

杨玉衔(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阮郎归.红白桃花

铅妆初罢点唇脂。蓬门人面窥。刘郎重到眼迷离。

烟霞交路霏。玫瑰笑,雪霜姿。东风生是非。

武陵渔父纵相思。知他心向谁。

形式: 词牌: 阮郎归

虞美人.普陀慧济寺铜水瓢柄上现大士像

杨枝甘露随瓢注。镜不烦铜铸。圆通宝相看分明。

犹恨烟云叆叇掩冠缨。现身说法楞严记。

蛤蜊庄严示。此中见佛此中寻。

莫谓眼缘观外未聆音。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散天花

栴檀香老忽春生。维摩花雨散,著身轻。

无根芝草恋珠缨。芙蓉亲手把,去朝京。

斗印何须挂肘肱。搴芳三秀挹,玉亭亭。

神仙洞府暮云青。天台千古月,伴琼英。

形式: 词牌: 散天花

虞美人

生怪无风还作浪。海阔龙吟壮。花漂春去未干休。

试问古今淘尽几多愁。胥涛倾入羁人枕。

拥被新寒噤。潮声朝夕几曾停。

听自尘心净处更分明。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