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孙季蕃游净居诸庵(其一)

舍俗依空事梵王,韶颜寂寂度年芳。

门前草色迷行径,院里花阴接步廊。

弓样展来靴尚窄,黛痕剃出顶应凉。

当时若使窥鸾镜,一步何因出洞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放弃世俗追求,一心向佛如梵王,青春静好,岁月无声流逝。
门前青草茂盛,遮掩了道路,院内花影婆娑,延伸至走廊。
弯弓般的鞋子还嫌紧,眉头上的黛色仿佛剃得更显清凉。
如果那时能照见镜子,一步又怎能轻易离开闺房?

注释

舍俗:放弃世俗生活。
依空:依靠佛法。
事梵王:效仿梵王修行。
韶颜:青春容貌。
寂寂:寂静无声。
迷行径:遮蔽道路。
花阴:花影。
接步廊:延伸至走廊。
弓样:形容弯曲的样子。
靴尚窄:鞋子还显得紧。
黛痕:女子画眉的黛色。
顶应凉:头顶上可能感觉清凉。
窥鸾镜:照镜子。
一步何因:怎么会轻易迈出一步。
洞房:闺房,女子的居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心境。

"舍俗依空事梵王,韶颜寂寂度年芳" 表示诗人放弃尘世的纷争,追求一种清净无为的生活状态。"梵王"可能是对佛教修行者的一种尊称,这里象征着超脱红尘的理想境界。

"门前草色迷行径,院里花阴接步廊" 描述了一种幽静的居所,周围被自然景物所包围。"迷行径"和"接步廊"都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喜爱与融入。

"弓样展来靴尚窄,黛痕剃出顶应凉" 中的"弓样展来靴尚窄"可能是形容某种物品或景象,而"黛痕剃出顶应凉"则像是对某种修行或者生活状态的描绘,表现了一种清凉自在。

"当时若使窥鸾镜,一步何因出洞房" 这两句似是在表达一种突然间的醒悟或决心,"窥鸾镜"可能象征着某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而"一步何因出洞房"则是对这种境界的一种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他与大自然之间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同安权县林丞和余二首趁韵答之(其二)

颇闻四境有弦声,雉傍人飞犬不惊。

在处棠阴应勿伐,等闲花判亦流行。

掞庭子盍摛新藻,绝廪□□□落英。

台府诸公衡尺审,春风荐子有谁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同秘书弟赋三老各一首.老奴

少贱肠枵破褐单,傍人门户活饥寒。

自从毁齿初成券,直至长须尚不冠。

冷炙时沾筵上馂,秃芒旋扫臼边残。

他时纵取封侯印,仅得君王踞厕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同秘书弟赋三老各一首.老兵

昔拥雕戈射铁帘,可堪蓬鬓映冰髯。

金疮常有些儿痛,斗力今难寸许添。

至老安能希骆甲,从初悔不事蒙恬。

莫嗟身上衣裘薄,犹向官中请半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同秘书弟赋三老各一首.老妾

伤春感旧似中酲,乐器全抛曲谱生。

自小抱衾无怨色,有时拥髻尚风情。

曾陪太尉斟还唱,犹记司空眼与声。

著主衣裳为主寿,莫如琴客别宜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