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送董圭峰之南京礼部侍郎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董圭峰在长安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人即将离别前往南京任职的不舍之情。
首句“长安一倾盖,二十五回秋”以“倾盖”这一古代相逢时即刻交谈的习俗,形象地表达了两人在长安相遇的瞬间情谊。接着,“二十五回秋”则通过时间的流逝,暗示了两人交往的长久和深厚。
“玉佩随仙步,青衫识旧游”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友人的行踪比作仙人的步伐,既显出其高洁脱俗,也表达了诗人对其行踪的追忆与怀念。同时,“青衫”作为古代官员的服饰,象征着友人过去的官场生涯,而“识旧游”则表明了诗人对这段过往的深刻记忆。
“通家儿女熟,爱客酒樽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两人之间的关系,不仅指出了两家的深厚交情,还通过“爱客酒樽留”这一细节,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以及希望以酒留住时光、留住友情的心愿。
最后,“却恨长江水,偏能送客舟”一句,以长江水的无情反衬出诗人内心的不舍与无奈。长江水虽能送行舟,却无法承载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深遗憾和对未来的无限忧虑。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巧妙运用,展现了深厚的人际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