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未惯秋情绪,客中方觉难。
酒悭疏旧识,衣薄怯新寒。
雨过浮云湿,风来病叶乾。
倚楼搔短鬓,一雁掠阑干。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秋天的凄凉情怀和旅途中的困顿。开篇“未惯秋情绪,客中方觉难”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特有情感的不适应,以及身为客人的独特苦楚。这两句通过“未惯”一词,传递出一种无奈和不得已的感觉。
接着,“酒悭疏旧识,衣薄怯新寒”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在外漂泊的艰难情形。这里的“酒悭”指的是酒味淡薄,失去了往日的醇厚,象征着与朋友们共饮时的欢乐不再。而“衣薄怯新寒”则强调了秋天的凉意,以及诗人穿戴单薄,无法抵御寒冷的窘境。
“雨过浮云湿,风来病叶乾”描绘了一场秋雨过后的景象。尽管雨水带来了清新的气息,但也让云层变得湿润而沉重。而“风来病叶乾”则是对秋天枯黄树叶在风中摇曳的生动刻画,传达出自然界与诗人内心同样的萧索感。
最后,“倚楼搔短鬓,一雁掠阑干”展现了诗人独自一人依靠高楼,抚摸着自己的短发,心中充满无限的忧思。同时,天空中偶尔飞过的一只大雁,更增添了一份孤寂和游子对远方家园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秋景、个人情感以及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词人叶茵深沉而又细腻的情感世界。
不详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湫隘嚣尘不可居,卜诸清旷亦蘧庐。
虽无傍水梅依竹,喜有对楼人读书。
工雀一枝聊尔耳,战蜗两角竟何如。
西风渐劲未归去,空说张翰忆脍鱼。
今朝阿晋纪桑弧,郎罢持杯勉读书。
断莫绕家觅梨栗,更须为国习耘锄。
义方授汝心还愧,阴德于予计肯疏。
学取老莱如许寿,年年綵袖拜庭除。
广寒世界放新晴,景物萧疏八月深。
窗外方疑天雨粟,风前已见地流金。
举留清致为诗助,收拾馀香付酒斟。
但得仙根耐霜雪,不妨携囝步繁阴。
居家巧作浮家样,此即人生不系舟。
政恐风波起平地,直教砥柱屹中流。
浪花影动重帘月,潮汛声喧万叶秋。
梦里不知容膝计,翻身栩栩逐轻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