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鸣三章

呦呦鹿鸣,天中有声。诸宾百执,以及群英。

君子之吉,其光孔明。人之好我,示我邦桢。

成人小子,誉髦斯平。邦桢既获,我将我迎。

载玄载黄,篚筐是盛。威仪百出,雅什三赓。

礼乐相食,诗章有名。伐鼓坎坎,酒满歌行。

鼓瑟吹笙,至于卒成。鹿鸣呦呦,天中有游。

芃芃棫朴,有乔有樛。未见君子,载沉载浮。

苍苍在水,及彼葭秋。凄凄露白,浥彼河洲。

刍荛遗之,君子求之。薄言伐之,薄言揫之。

渒彼方舟,洄之游之。载于王国,薪之槱之。

惟薪惟槱,君子之求。君子有酒,嘉宾是酬。

呦呦鸣鹿,天中有族。多士跄跄,诸宾穆穆。

凡我君子,并受王福。载命而来,求人以复。

厥初求人,时维造育。百年维树,三载维畜。

山川授灵,鬼神告牍。自外及中,罔不夜夙。

有德成人,匪余敢独。人之好我,旨酒甘蓄。

多士诸宾,暨其有禄。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鹿鸣》三章,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通过鹿鸣之声,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展现了君子之交的和谐与美好。

首章以“呦呦鹿鸣”开篇,鹿鸣之声在天际回荡,象征着宾客云集,群英汇聚的场景。接着,“诸宾百执,以及群英”,描述了众多宾客各司其职,共同参与宴会的热闹景象。随后,“君子之吉,其光孔明”,赞美了君子的美德如日中天,光明照耀。接下来,“人之好我,示我邦桢”,表达了人们对君子的敬仰之情,比喻君子如同国家的栋梁。最后,“成人小子,誉髦斯平”,寓意君子不仅成就了自己,也帮助了年轻人成长,使得社会赞誉之声不断。

次章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盛况。“邦桢既获,我将我迎”,表示在得到贤能之士后,人们热情迎接。接着,“载玄载黄,篚筐是盛”,描述了人们用各种颜色的篮筐装载礼物的情景。然后,“威仪百出,雅什三赓”,形容宴会礼仪周全,诗歌音乐相互应和。再者,“礼乐相食,诗章有名”,强调了礼乐与诗歌的重要性。之后,“伐鼓坎坎,酒满歌行”,描绘了敲击鼓声、饮酒唱歌的欢乐场面。最后,“鼓瑟吹笙,至于卒成”,表示宴会达到了高潮,音乐舞蹈完美结束。

末章则以鹿鸣之声结尾,再次强调了宴会的和谐氛围。“鹿鸣呦呦,天中有游”,鹿在天空中自由飞翔,象征着宴会的欢乐气氛。接着,“芃芃棫朴,有乔有樛”,描绘了茂密的树林,预示着宴会的繁盛。然后,“未见君子,载沉载浮”,表达了对君子的期待与思念。再者,“苍苍在水,及彼葭秋”,比喻君子如同深邃的河流,秋天的芦苇,深沉而富有生机。接着,“凄凄露白,浥彼河洲”,描绘了露珠在河洲上闪烁的情景,象征着宴会的温馨与纯洁。最后,“刍荛遗之,君子求之”,表达了对君子的尊敬与追求,寓意君子如同珍贵的草木,值得人们去寻找与珍视。

整体而言,《鹿鸣》三章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和谐,以及对君子美德的赞美与追求,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理想社会和人际关系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庚子偕大岁和尚与傅司马等重登元魁塔文昌阁再赋十律(其十)

青牛去后几千年,紫气东来今再圆。

笔彩空中分造化,云峰象外剖天前。

松风瑟瑟和笙奏,川月弯弯依水还。

一片闲心同野鹤,静观陵谷任移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读书粲花别墅

山深大古日偏长,闭户萧无与世忘。

蘅然幽林无俗韵,云霞绝壁悟文章。

诗成晚唱闻樵径,琴罢流泉响石床。

夜半却惊魑魅走,书声彻谷振琅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言旋

征车言旋,黄花在馆。天末一兄,同羁相暖。

闻问人文,及途安坦。陈杯发颜,深宵尘散。

形式: 四言诗

家谋

既劳王役,徐定家谋。翼翼归燕,望南语秋。

萧萧征马,遇云衔愁。延目南云,庶及春舟。

形式: 四言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