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黄之隽的《水碓》描绘了一幅农村劳动场景的画面。诗中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将水碓(一种利用水力舂米的工具)的工作过程生动展现出来。"转轮在水稻在屋",开篇即点出水碓与农田的紧密联系,暗示了农事的繁忙和生活来源的艰辛。
"糠秕如尘米如玉",形象地写出谷物经过加工后的对比,反映出农人的辛勤和粮食的珍贵。接着,诗人用"谁其为之机与轴"设问,引发读者对水碓构造的想象,巧妙地过渡到下文对水力和人力操作的描述。
"坎臼在地杵在水",通过"坎臼"和"杵"的动态,展示了水碓运作的节奏和力量。"横贯轮心轻运瀑",则描绘了水流带动轮子转动的壮观景象,仿佛瀑布倾泻,象征着自然之力的转化。
"溪女鬓插山花红",引入了女性劳动者,她们在溪边劳作,美丽而坚韧。"列坐臼旁如课功",表现了她们有序而专注的态度,仿佛在进行一项重要的仪式。
最后,诗人以音乐比喻水碓的声音,"轮音为商杵音角",形象地表达了水碓声的和谐与节奏,宛如一首田园交响曲。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生动,展现了古代乡村生活的艰辛与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