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古城雪景

山城二月春正寒,香雾濛濛露未干。

东风酿雨还酿雪,落皑满地玉栏杆。

银床金井埋鸳甃,万瓦晓失鱼鳞绉。

梨花昨夜满东栏,柳絮今朝迷远岫。

村径无人半掩扉,园头拾枯炊烟微。

帘幕无声银蒜吟,但闻泉溜入空帏。

游丝冻惹蔷薇架,折竹轻欹海棠榭。

香篆氤氲睡鸭沉,空庭寂寞饥乌下。

瑶阶伫立望眼迷,云垂雾重天宇低。

檐牙未雨千点溜,门外落花一尺泥。

暝色乍开延素煦,欲晴未晴几朝暮。

半晌欹枕怯梦寒,坐拨炉火寻诗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丽江古城在二月春寒中的一场雪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后古城的独特风貌和静谧氛围。

首句“山城二月春正寒”点明地点与时节,暗示了春寒料峭的气候特点。接着,“香雾濛濛露未干”描绘出雾气缭绕、露珠未干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朦胧而湿润的氛围。随后,“东风酿雨还酿雪”一句,巧妙地将风、雨、雪三种自然现象融合在一起,展现了天气变化的复杂性。

“落皑满地玉栏杆”通过比喻,将雪覆盖的地面比作玉栏杆,形象地展示了雪景的洁白与美丽。接下来,“银床金井埋鸳甃,万瓦晓失鱼鳞绉”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雪后古城的细节,银床、金井、鸳甃等意象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而“万瓦晓失鱼鳞绉”则以鱼鳞般的瓦片失色,形象地表现了雪后阳光初照时的光影效果。

“梨花昨夜满东栏,柳絮今朝迷远岫”两句,通过梨花与柳絮的对比,展现了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接着,“村径无人半掩扉,园头拾枯炊烟微”描绘了雪后乡村的宁静与荒凉,炊烟微弱,更显出环境的冷清。

“帘幕无声银蒜吟,但闻泉溜入空帏”两句,通过听觉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银蒜的吟唱与泉水的流动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中有静的画面。最后,“游丝冻惹蔷薇架,折竹轻欹海棠榭”两句,通过游丝与折竹的动态描写,展现了雪后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丽江古城雪后的独特美景,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86)

牛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郡城阴雨

节过中秋雨骑月,残秋徂冬泥滑滑。

郡城风急不胜寒,掉臂归来煨榾柮。

菊残不见傲霜枝,梅花数点香满池。

任尔霜前弄喉舌,暖回黍谷日迟迟。

形式: 古风

白马龙潭赏海棠

梨花开落柳花黄,一路随春到海棠。

贪睡自然春过半,倩谁烧烛为儸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游东元三首(其一)

不向东元十载馀,重来风景竟何如?

桃花依旧逢人笑,应笑诗人老跨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游东元三首(其二)

踏青天气半阴晴,杨柳村边一鸟鸣。

遥望陌头深浅绿,落花香衬马蹄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