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二十七首(其十二)

离四句,绝百非,阃外风光谁得知。

牛头没,马头回,空生岩畔碧崔嵬。

一口吸西江,一句该万象。

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重重主伴,历历交参。品汇兹彰,人天正眼。

如斯告报,只要知归。苟或未然,便见生死。

交谢寒暑,迭迁北里。豪家昨日歌兮今日哭。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绍隆所作的《偈二十七首》中的第十二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禅宗语言和比喻,旨在表达对佛法深奥真理的理解与感悟。

"离四句,绝百非",意味着超越了语言文字的束缚,摆脱了一切世俗的观念和是非的纷扰,直接触及到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阃外风光谁得知",暗示了佛法的微妙和深邃,不是外人所能轻易理解的,只有通过内心的修行和领悟,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奥义。

"牛头没,马头回",用动物的形象来比喻,牛头没入水中,马头回望,象征着在佛法的修行过程中,要放下执着,回头审视自我,寻找心灵的归宿。

"空生岩畔碧崔嵬",描绘了一幅空灵而壮丽的画面,岩石上生长着碧绿的植物,象征着在寂静的环境中,内心自然生长出智慧和觉悟。

"一口吸西江,一句该万象",表达了佛法的广大无边,如同一口能吸尽西江之水,一句话能包容世间万物,强调了佛法的普遍性和深远性。

"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运用了月映水中的比喻,说明了佛法的普遍性和统一性,无论何处都能找到佛法的影子,而所有的现象都归于同一真理。

"重重主伴,历历交参",描述了佛法的层次性和相互关联,如同层层叠叠的伴奏,每一层都有其独特的角色和意义,共同构成了佛法的完整体系。

"品汇兹彰,人天正眼",强调了佛法对于世间万物的普遍适用性和对于人类精神世界的指导作用,如同人们的眼睛,指引着正确的方向。

"如斯告报,只要知归",意味着通过这样的教导和启示,最终的目标是引导人们找到心灵的归宿,回归本真。

"苟或未然,便见生死",提醒人们如果未能达到这一目标,就会陷入生死轮回的痛苦之中。

"交谢寒暑,迭迁北里",用季节更替和地理位置的变化来比喻人生的起伏和变化,强调了佛法对于应对人生变迁的重要性。

"豪家昨日歌兮今日哭",以富贵人家的兴衰为例,说明了世事无常,唯有佛法能提供永恒的安慰和指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宗语言和形象的巧妙运用,深刻地表达了佛法的深邃和广泛,以及它对于个体心灵成长和人生智慧的启迪作用。

收录诗词(32)

释绍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二十七首(其十三)

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俱忘,复是何物。

百草头上,罢却干戈。

形式: 偈颂

偈二十七首(其十四)

日日日东出,日日日西没。

人命在呼吸,百年轻倏忽。

蓦地得逢渠,掀翻生死窟。

放出辽天鹘,万重云一突。

形式: 偈颂 押[月]韵

偈二十七首(其十五)

示现天宫补处身,尧风舜日耀乾坤。

今朝共祝南山寿,万国来朝万乘尊。

形式: 偈颂 押[元]韵

偈二十七首(其十六)

大地撮来粟米粒,一毛头上现乾坤。

居家不离途中事,常在途中不出门。喝一喝。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