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江心寺的壮丽景象与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慨。首句“银浪舞轻航,天风赴石塘”以动态的描绘开篇,将波光粼粼的江面与轻盈的船只、和煦的微风与坚固的石塘巧妙结合,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接下来,“六鳌扶地势,万象发天光”则进一步扩展视野,将神话中的六鳌(传说中支撑大地的神兽)与广阔天地的光芒相联系,赋予自然景观以超凡脱俗的意境。
“树涌中流碧,莲生隔浦香”两句,通过“涌”字形象地表现了江中树木的茂盛与生机勃勃,而“隔浦香”则暗示了远处莲花的幽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增添了诗的意境美。最后,“潭龙莫深卧,一雨九州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切关怀,希望龙不要沉睡,一旦降雨,就能为广大的九州带来清凉,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心寺周边的自然风光,既有壮阔的气势,又不乏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