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泛亭坐月次白真人韵

一亭清夜月,四面不同看。

竹密秋常驻,天空夏亦寒。

灯红遥认寺,江白不分滩。

追和仙人句,千春得古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月下亭台的宁静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首句“一亭清夜月”,简洁而富有画面感,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的夜晚,月光洒在亭台上,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下来,“四面不同看”则暗示了亭台四周景色各异,每一面都有其独特的美,这种多样性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竹密秋常驻,天空夏亦寒”两句运用对比手法,竹林的茂密与秋天的永恒形成鲜明对照,天空的广阔与夏日的寒冷相映成趣,不仅描绘了季节变换中的自然景观,也隐喻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恒常。竹子的坚韧与四季更迭的自然规律,共同构成了诗人对生命与时间的深刻思考。

“灯红遥认寺,江白不分滩”则将视线从亭台拉向远方,红灯指引着远处的寺庙,江水的白色与河滩的界限模糊不清,这样的景象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归宿的渴望。诗人通过这一细节,表达了对精神寄托与内心平静的追求。

最后,“追和仙人句,千春得古欢”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智慧的向往与致敬,以及在创作中寻求永恒快乐的愿望。整首诗以月夜下的亭台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和生命哲理的独特感悟,同时也体现了其对古典文学的传承与创新。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佟归善德新招宴白鹤峰同王南区太守俞介石别驾于连平南溟陈河源龚太史含五梁太史药亭方处士誉子季处士伟公

鹤峰清绝万山呈,却待坡公始得名。

江走縠纹来百里,帆悬斜照掠孤城。

当年旅寓闻钟地,此日华筵奏曲声。

不有能诗贤令尹,只应长揖礼先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俞别驾介石招饮郡斋

从来佐郡称多暇,一遇诗人事事清。

竹里幽斋谁得到,花边新雨客能行。

频开美酝传金碗,坐听娇歌倚玉笙。

昨日西湖同泛棹,月明今夜在江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登合江楼饮王使君南区宝坻酒次坡公韵

天地之交何固哉,罗浮一合不可开。

高楼西望且招手,四百仙峰云外来。

醇醪足酹江山美,杯杓未终长啸起。

登临今昔几千年,坡公犹寓槎江水。

前宵月尽昨宵新,未必今人异昔人。

明年荔熟醉何处,为报君家酿老春。

形式: 古风

柬于连平南溟索香海棠花二首(其一)

草木文章日以滋,奇香美色尽于诗。

使君搜句穷天壤,异物嵇含尚未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