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沈天士

近忆于湖沈五盐,平生逸韵两能兼。

才从白社挥诗管,便向黄垆认酒帘。

身入菰芦人自远,家无儋石意犹恬。

谁将世法雠高士,自古疏狂不受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方兆曾所作,名为《赠沈天士》。诗中描绘了对友人沈天士的赞美与敬佩之情。沈天士不仅才华横溢,能够兼顾文采与酒趣,更在生活的简朴与心境的高远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首联“近忆于湖沈五盐,平生逸韵两能兼”开篇即点明了沈天士的才华与个性。于湖,这里借指沈天士,五盐则暗喻其多才多艺,平生逸韵两能兼则赞扬他既能享受文学艺术的雅致,又能融入世俗的酒宴之中,展现了其生活情趣的丰富与多样。

颔联“才从白社挥诗管,便向黄垆认酒帘”进一步描述了沈天士的才华与性情。白社,古代文人聚居之地,此处指沈天士挥洒诗情的场景;黄垆,古代酒肆的代称,酒帘则是酒馆的标志。这两句生动地刻画出沈天士既能创作高雅的文学作品,又能在市井间畅饮欢歌的形象,展现了他既高雅又接地气的一面。

颈联“身入菰芦人自远,家无儋石意犹恬”则转向对沈天士生活态度的赞美。菰芦,泛指水边生长的植物,这里象征着沈天士虽身处简陋的环境,但内心却保持着超然脱俗的情怀;家无儋石,意指家中粮食不多,生活并不富裕,但沈天士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显示出他的精神世界之富足。

尾联“谁将世法雠高士,自古疏狂不受砭”表达了对沈天士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品格的敬仰。世法,指世俗的规则与标准;高士,指品德高尚的人;疏狂,形容沈天士不拘小节、率性而为的性格;不受砭,比喻不受外界批评或束缚。这一联强调了沈天士的独特个性和对传统价值观的超越,表达了对方兆曾对沈天士人格魅力的高度认可与赞美。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沈天士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生活简朴、精神高远的文人形象,以及其对世俗规则的超越与坚守自我品格的精神风貌,体现了方兆曾对其深厚的情感与崇高的评价。

收录诗词(1)

方兆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雨过板桥寺

古寺隐松篁,藤萝覆短墙。

地偏游骑少,僧懒讲台慌。

细雨斜侵帽,微风暗袭裳。

归心时切切,日夕下牛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荆山寺

荒寺无人虫自吟,断崖行处薜萝侵。

山衔草木岚光碎,水漾芙蕖夕照深。

风急戒坛传静铎,漏寒城郭送秋砧。

芦花细雨潇潇响,疑有鱼龙听梵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题韦丈拙斋宜园别墅

苏州本是逍遥裔,韦曲新成缥缈居。

十笏恰围西郭后,一窗剧爱上楼初。

坐当月上宵难寐,看到云生画不如。

过客漫言壶峤事,此间已署小方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赭山僧舍

霜染枫林树树嘉,残阳野刹乱鸣鸦。

有僧闭户能翻卷,对客围炉解品茶。

静里谈禅飞玉屑,闲中供佛采山花。

同依胜地忘归去,趺坐蒲团欲当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