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章懋所作的《和郑侍郎廷纲长至有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生老去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
首联“学道年来绝爱憎,肯随时俗竞蜗蝇”,诗人自述多年来修道悟道,内心已无爱恨之情,不愿随波逐流,与世俗争名夺利,如同蜗牛与苍蝇般渺小而无意义。
颔联“新阳已向今宵复,老态应从此际增”,描绘了冬去春来,新阳初升的景象,同时也暗示着岁月不饶人,年华渐逝,老态将随之增加。
颈联“䞉喜舒长迎化日,仍愁积姤至坚冰”,诗人以“䞉喜”(一种草名)的生长迎接温暖的阳光,同时又担忧寒冷的坚冰会再次降临,形象地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人生无常的忧虑。
尾联“衰迟只合居林下,重沐君恩报岂能”,诗人自认年事已高,只适合隐居山林,面对君王的恩泽,他感叹自己已无力回报,流露出对自身能力有限的无奈和对理想难以实现的遗憾。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