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苦雨卧病闷甚节后复晴霁可喜病亦稍退辄复用前韵自述

闷过元宵顿觉除,残筵却是赏灯初。

楼台月破寒云尽,村巷泥乾宿雨馀。

小学再宽儿节假,病乡那废古方书。

金莲殊遇能忘得,忧国深怀苦未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元宵节后经历的一段复杂心情与生活状态。首句“闷过元宵顿觉除”,表达了节日后的空虚与解脱感,元宵节的热闹过去后,作者感到一种释然。接着,“残筵却是赏灯初”一句,以反讽的手法,将节日的余兴与现实的落差巧妙结合,暗示了作者对节日美好瞬间的怀念与现实生活的对比。

“楼台月破寒云尽,村巷泥乾宿雨馀”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展现了从阴冷到晴朗的转变,同时也隐喻了作者心境由压抑转为开朗的过程。月光穿透寒云,象征着希望与光明的到来;而村巷中泥土的干燥,则预示着过去的困扰逐渐消散。

“小学再宽儿节假,病乡那废古方书”则反映了作者在身体康复的同时,对知识和传统医学的重视。在病愈之后,他重新审视和珍惜学习的机会,以及对古代医学典籍的依赖,体现了对自我成长和传统文化的尊重。

最后,“金莲殊遇能忘得,忧国深怀苦未舒”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即使在个人生活有所改善的情况下,这种忧虑依然难以释怀。金莲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国家或社会的困境,而“殊遇”则暗示了作者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期待与努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在特定时期内心世界的复杂变化,以及对个人成长、传统文化和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83)

谢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病起书怀仍用前韵

病魔全赖药驱除,迟日帘栊睡起初。

碧落尘空风定后,沧洲水满雪消馀。

泼醅正熟松花酒,插架时翻贝叶书。

分付扫门颙候客,儿童眉宇亦先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酬雪湖过访仍用前韵二首(其一)

苔痕过雨上阶除,忽枉高轩倒屣初。

欢动笙歌元夕后,芳传梅柳蚤春馀。

相看翻讶三秋别,一话真胜十载书。

明日放舟湖上饮,波光溶漾绿蘋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酬雪湖过访仍用前韵二首(其二)

门径寻常草不除,客来恰是踏青初。

一堂和气春风里,四海韶光晓雨馀。

酒德不嫌频作颂,交盟何用再加书。

高怀独负湖船约,水面晴云自卷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山庄怀雪湖仍用前韵

山径蓁芜漫剪除,涧阿方丈结茅初。

屏围翠巘云霄外,膏沭青松雾露馀。

丹药灶须添石煮,黄庭经为换鹅书。

雨晴能枉登临屐,同看前岩瀑布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