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九日度大庾岭题云封寺四首(其四)

行者南来今几春,一回举似一回新。

钵盂夺得知何用,不怕梅花解笑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行者从南方来到这里已经多少个春天了,
每一次举起酒杯都感觉像是第一次。

注释

行者:指代远行的人,可能是个僧侣或游子。
南来:从南方而来。
今几春:至今已过了几个春天。
一回:每次。
举:举起。
似:像。
新:新鲜,初次体验的感觉。
钵盂:僧侣用来盛饭的器具,也常指代饮酒。
夺得:得到,此处可能指饮酒。
知何用:知道它有何用处。
不怕:不惧怕。
梅花:梅花酒,古代常见的一种酒。
解笑人:嘲笑人,此处可能指酒后失态。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游子归来、自然景观和禅悟生活的诗句,出自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的手笔。诗人通过对春天的反复体验,以及对行者携带钵盂这一细节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然处之的禅意。

"行者南来今几春,一回举似一回新"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春天的反复体验,每一次都是新的感受,都能引起诗人的深刻感悟。这里的“行者”通常指的是佛教僧侣,他们四处云游,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和提升,这也暗示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向往。

"钵盂夺得知何用,不怕梅花解笑人" 这两句则更深入地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钵盂是僧侣们乞食用的器皿,而诗中“夺得”一词,意味着一种主动选择的行为。这里诗人通过对钵盂的描写,展现了对于简单、清贫生活方式的一种赞美和追求。而“不怕梅花解笑人”则是说,即使在最为寂寞孤冷如梅花般的环境中,也不会感到畏惧或悲哀,因为心境已然超脱。这里的“梅花”,常作为中国文化中象征孤傲和高洁的意象,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对世俗纷扰的超然。

总体而言,这段诗句通过描绘行者归来、自然景观以及禅悟生活,展现了一种清新脱俗、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二月十九日度大庾岭题云封寺四首(其三)

梅叶成阴梅子肥,梅花应恨我来迟。

明年若寄江西信,莫折南枝折北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二月十九日度大庾岭题云封寺四首(其二)

小立峰头望故乡,故乡不见只苍苍。

客心恨杀云遮却,不道无云即断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二月十九日度大庾岭题云封寺四首(其一)

梅山未到未教休,到得梅山始欲愁。

知道望乡看不见,也须一步一回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二月十四日晓起看海棠八首(其八)

除却牡丹了,海棠当亚元。

艳超红白外,香在有无间。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