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风解仪真缆,江天度晓关。
莺喉歌夏调,花雨带春寒。
景物随人胜,诗肠逐酒宽。
扬州天不夜,灯火灿鳌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泊仪真,次日清晨启程,途中所见之景与内心感受的细腻描绘。首联“风解仪真缆,江天度晓关”以动态的风力解开缆绳,引出江天的广阔景象,仿佛时间在晨光中缓缓展开。颔联“莺喉歌夏调,花雨带春寒”运用拟人手法,莺鸟的歌声如同夏日的旋律,而花雨则带着春末的微寒,生动展现了季节交替的微妙变化。
颈联“景物随人胜,诗肠逐酒宽”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感慨,认为景致因人的心情而更加美好,而饮酒后的心境更为开阔,能够更好地欣赏和感悟自然之美。尾联“扬州天不夜,灯火灿鳌山”则描绘了抵达扬州后的景象,夜晚的扬州如同白昼,灯火辉煌,甚至映照出如山般的璀璨,展现出繁华与热闹的都市风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交融,以及对目的地扬州的期待与赞叹,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不详
(一四八八—一五五五)。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汉唐家国旧,豪杰威灵新。
庙食垂千古,碑铭集众论。
孤高遗墨竹,光彩照凌烟。
瞻拜嗟来晚,心香妙合神。
汉家嫌七国,善乐此东平。
陵墓多冠盖,亭楼尽缙绅。
状元联父子,形势壮山城。
笑醒诗人眼,歌狂写我情。
两地参商梦,天涯又一秋。
连年人怨别,屈指自知羞。
闻笛愁欹枕,看花懒下楼。
瞳瞳方寸月,终夜叶冈头。
鹊报先春信,和声叶濩英。
叶冈垂绿荫,山色转新晴。
连辔誇同志,排云了夙盟。
中原渺如许,谁认是祥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