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双眼赠徐氏仿老徐体仆近与思远赓和颇自言老有拒徐出游意恐以仆为真老也故有此作

我有一双眼,光可照明烛。

我有一寸肠,时复漱醽醁。

我有两垂鬓,与君相映绿。

我有一双脚,比君非不足。

眼能别妍丑,肠不虑荣辱。

须鬓每自怜,足力能相逐。

一一将比君,未便遽惭恧。

胡为被君轻,污田对寒玉。

君如邀我游,我亦知所以。

朝出任意游,暮归同倒屣。

况此郊野间,远近在一视。

东抵东家田,绕溪六七里。

北向关外行,五里见淮水。

我家园在西,鸣泉到清耳。

南郊野叟村,殷勤种桃李。

大抵浩荡处,潇洒异城市。

春云乍为锦,馀霞忽成绮。

兴来思暂息,极目无涯涘。

两眼极恣横,性情始欢喜。

归来看君诗,陈馈铺八簋。

罗列水陆珍,咀啖尽日美。

我亦强自吟,合处粗相似。

醉时所经历,醉后诗在纸。

连粘动成卷,持行不羞耻。

以此不畏君,请君亮肝肺。

晴来拟出游,唤我为君起。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能照亮蜡烛。
我有一段肠胃,常饮醇酒醽醁。
我有两鬓长发,与你相对生辉。
我有双脚健全,不输于你。
眼睛分辨美丑,肠胃不忧虑荣辱。
须发自我欣赏,脚步能追随你。
我与你相比,虽不完美但无愧。
为何被你轻视,如同污秽之物对上美玉。
若你邀请我游玩,我也明白原因。
早晨随意出行,傍晚归来也急切。
野外景色开阔,远近一览无余。
东行至邻家田,溪边漫步六七里。
北往关外,五里可见淮河。
我家在西,清泉声入耳。
南郊老农种桃李,田园生活闲适。
这里广阔自由,与城市不同。
春云如锦,晚霞如绮,美景令人陶醉。
兴起时想稍作休息,目光所及无边无际。
眼睛尽情欣赏,心情愉悦。
回家后读你的诗,准备丰盛的菜肴。
摆满水陆美味,整日享用。
我也勉强吟诗,与你的风格大致相符。
醉后所见所感,都化为纸上诗篇。
连篇累牍成卷,展示毫不羞愧。
因此我不怕你,愿你坦诚相见。
晴天我计划出游,呼唤我一起出发。

注释

照明烛:形容眼睛明亮如烛火。
醽醁:古代的一种美酒。
倒屣:形容急切归来的样子。
郊野:乡村野外。
淮水:中国河流名。
鸣泉:泉水发出的声音。
八簋:古时盛食物的器具,泛指丰盛菜肴。
水陆珍:指各种水陆美味。
合处:指诗歌中的共鸣之处。
羞耻:感到不好意思。
肝肺:比喻真心实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题目为《我有一双眼赠徐氏》。诗中通过对比自己的眼睛、内心、鬓发和脚步与对方的相似或优劣,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自信,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共同游历的期待。

首先,“我有一双眼,光可照明烛。”这里的“眼”不仅是肉体的器官,更代表了心灵的洞察力和审美能力。诗人通过这一句点出了自己对于世界的观察和理解能力,是如此敏锐和强大。

接着,“我有一寸肠,时复漱醽醁。”“肠”在这里象征着内心的情感深处,能够体会到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丰富和对生活细微变化的感受。

然后,“我有两垂鬓,与君相映绿。”“鬓”指的是头发,这里用来比喻青春和活力,诗人自信地认为自己与对方在年轻美丽的方面不分轩轾。

再下来是“我有一双脚,比君非不足。”这里,“脚”象征着行动力和生活的脚步。诗人坚信自己的行动能力并不逊色于任何人,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能与对方相提并论。

接下来的几句“眼能别妍丑,肠不虑荣辱。须鬓每自怜,足力能相逐。”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自信和能力,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友情的珍惜和对未来共同行动的期待。

中间部分描述了自然景观,“东抵东家田,绕溪六七里。北向关外行,五里见淮水。”这里通过具体的地理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于远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最后几句“春云乍为锦,馀霞忽成绮。兴来思暂息,极目无涯涘。”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再次强调了诗人的情感和审美能力,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于生活的热爱和满足。

整首诗通过自信而不失谦逊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在的情感世界和对外界的观察力。同时,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友情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715)

王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李尹叔知丞借华严于仙山子楚以诗道其事李有和诗因以次韵

与君淮浦接乡关,闻道忙中也自闲。

身似浮花真客宅,心归实地是家山。

窗明笃耨朝烟细,榻静籧篨午梦残。

更问前生李居士,南行今到几人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李叔飞以仆迁官远贶长笺而仆在江亭无以报谢因寄小诗

知君才气本无双,拭目曾看古战场。

华萼风流今不坠,文章光焰自应长。

诗从古锦传家法,身□花塼是故乡。

它日万钱供日费,更期粟贱致时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杨先寄安仁因简熊叔雅赵令并次前韵

三年筑冶困尘迷,且拂尘埃下锦溪。

客子云山无定宅,令君桃李已成蹊。

闲情聊赋篱边菊,快意须分物外题。

粉署仙郎卧江渚,相逢莫惜醉如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沈大虚以丁求安韵寄两篇次韵

长淮千里拥双旌,揽辔曾闻志已清。

槐市早年先走誉,桥门多士羡蜚声。

山长静默溪长绿,人有豪华物有英。

早趁官闲剩寻赏,它年车骑不单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