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澄潭之月,苍山之雪。清白家风,灵明事业。
秋空净无痕,野云闲不彻。
如今借问旁观,且道看何行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以自然景象象征高洁的品格和精神追求。"澄潭之月,苍山之雪",比喻禅师与化主如同明亮的月照和纯洁的雪峰,清白的家风和灵明的事业,展现出他们的高尚人格和智慧修行。"秋空净无痕,野云闲不彻",进一步描绘了他们心境的空灵和超脱,如秋天的天空清澈无杂念,野外的云彩悠然自在。最后,诗人以旁观者的角度提问,引发读者思考: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的行为举止又该是多么的从容和高雅。整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禅宗融合的美学风格。
不详
暗而明,虚而盈。水天秋色共,月昼夜潮平。
无在不在,无生不生。诸尘随起倒,万化得纵横。
默默大全兮壁挂闲口,堂堂正受兮谁黏恶名。
众流吞海,大泽藏山。
磨云月兮蟾蜍胆冷,卧风波兮鸥鸟情閒。
松石岁寒,云月高闲。野雪发须上,秋波眉睫间。
用持智柄,静入道环。觉心了了,幻事斑斑。
草木精神兮风流自得,丛林气像兮春信谁悭。
鼻直口四方,眉低眼三角。
默默句难传,深深谁转脚。入挂树之壶,天地能阔。
得烂柯之棋,黑白未错。
如今更不囊藏,到处随宜著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