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元章书简帖赞

论书自晋始,盖因其风俗之清而流之于妍。

降而六代,又以其习尚之笃而溺之于专。

维唐设科,身判书言。

作成自初,欧褚争先,薛靓张颠,颜真迎便。

中世而后,虽经生楷隶,犹得以扬镳而鸣鞭。

五季日卑,吾宋兴焉。士以德进,舍艺之偏。

既窒其进取之涂,故世之以书名家者,皆不杂以人而纯乎天。

更八叶之豫丰,乃设学而详延。

有芾者出,集其大全。

盖繇羲献而来,溯崇观而前,或营萃以拔棘,或宫墙而及肩,或小醇而大疵,或舍正而取权。

六书之统,殆所谓芾之死不得其传也。

巘巘乔岳,洋洋大川,草木风云,波涛蛟鼋。

我系此评,其然岂然。较三十里,后八百年。

形式:

翻译

书法从晋朝开始兴起,源于当时社会风气的清新,逐渐发展为精致之美。
到了六朝时期,由于风尚的深入,人们沉迷于书法的专门化。
唐朝设立科举,书法成为选拔人才的标准。
初期欧体、褚体竞争激烈,薛稷、张旭、颜真卿各具特色。
中世纪以后,虽然还有楷书和隶书,但书法家们仍能独立创新。
五代时期书法水平下降,宋代兴起,重视品德而非技艺偏颇。
宋代限制了书法的功利追求,名家纯粹出于天赋。
经过八代的积累,学校教育得到详细推广。
赵孟頫出现,集各家之大成。
他的书法源自羲之、献之,追溯至崇高的典范,有的突破传统,有的接近大师,有的瑕瑜并存,有的偏离正道。
书法的正统,可能在赵孟頫去世后难以传承。
书法如同高山大海,风云变幻,波涛汹涌,龙蛇龟鳖无所不在。
我写下这个评价,它是真实的吗?超越了三百年的距离,跨越八百年的时光。

注释

风俗之清:清新淳朴的社会风气。
习尚之笃:风尚的深入和执着。
欧褚:指欧体和褚体,古代著名书法家。
经生楷隶:指科举考试中的楷书和隶书。
五季日卑:五代时期书法水平下降。
六书之统:书法的基本原则和传统。
巘巘乔岳:形容书法如高山峻岭。
后八百年:时间跨度,指与现代相隔八百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岳珂对中国书法发展历史的评论,他从晋代书法的清新妍丽开始谈起,指出唐时科举制度对书法的影响,以及欧、褚、薛、张、颜等大家的相继崛起。接着,他描述了中世以后,尽管楷隶依然存在,但士人的品德提升导致艺术追求更加全面,书法名家不再局限于技艺的偏狭,而是更多地依赖天赋。

进入五代,宋朝兴起,岳珂强调了士人品德与技艺的平衡,书法名家更加注重自然天成。到了米芾时代,他被视为集大成者,但同时也指出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卓越之处,也有不足。岳珂认为,米芾之后,六书的传统似乎未能得到充分传承,书法如同高山大川般博大精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最后,岳珂以“巘巘乔岳,洋洋大川”形容书法的崇高和广阔,表达自己对书法艺术的敬畏和评价,同时提到自己的评论相对米芾时代已有八百年的差距,体现了他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后世的期待。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米元章四大字帖赞

昔大令书壁,作方丈大字,观者至数百人。

盖能书家尝以收敛观楷则,而以纵放观精神。

予观此书,大不失伦。

盖自智而慧者笔下有天真之悟,而惟清与净者胸中无一点之尘也。

形式:

米元章四大字诗帖赞

四诗之作,句新而词伉。两轴之书,意轩而神王。

合此名迹,奇变万状。予得此诗,季春既望。

风激海而溅雾,月穿云而崩浪。

开函卷舒于小万有之上,作而叹曰,是可以领略山川之清壮矣。

予方望紫烟之岫,具黄篾之舫,友二妙于百载,寓三叹于一倡。

正使持此而列衡门之素壁,亦足对云锦之九叠,而夸瀑布之千丈也。

形式:

米元章甘露诗帖赞

公尝有净名之诗曰:殷勤顾景物,为尔老南徐。

考乎此篇,则出无晴雨之待,观无阴霁之殊。

昼呼竹舆,暮咏归涂。

既不舍于斯须,其必迩于海岳之故庐。

如曰易砚山之宝储,登楼平章,维王及苏,自西徂东,乃获奠居。

此所谓舍其旧而新是图,予固因以验予记与跋之皆不诬也。

形式:

米元章壮观后帖赞

四期之不到,雪与日杲。停舟不棹,无嫌乎冲冒。

出此诗画,摹写天巧。观之壮,思之老,诗乎可考。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