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万法由心,应观法界,一切心造。

瞿昙同归,去揆不离,即心是道。

自从识得坎离,交际炼药,粗知昏晓。

看鸡飞蟾宫,兔走丹阙,更无烦恼。

气中真液,液中真气,和合不多不少。

种得黄芽,炼成赤水,龙虎交围绕。

九还七返,工夫到后,还我旧时年少。

待三千,功圆行满,恁时是了。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翻译

世间万物皆由内心生发,观察法界,一切皆由心创造。
佛陀与我们都追求同一真理,离开准则不偏离,即心即道。
自从了解了阴阳变化,修炼丹药,初步理解了昼夜交替。
看着鸡飞月宫,兔跑朱门,再无世间纷扰。
气中有真液,液中有真气,两者恰到好处地融合。
种植出黄金般的种子,炼化成红色的液体,龙虎图案环绕其中。
经过九转七回的修炼,功夫到时,恢复青春年少。
等到三千功行圆满,那时才是真正的解脱。

注释

万法:世间万物。
心:内心、意识。
法界:佛法世界。
瞿昙:佛陀的别称。
去揆:离开准则。
坎离: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象征。
昏晓:昼夜。
鸡飞蟾宫:月宫的象征。
丹阙:道教中的仙宫。
真液:道家所说的元气精华。
龙虎:道教修炼中的象征。
九还七返:道教修炼术语,指循环往复的过程。
三千:道教中的说法,代表修炼的层次。
功圆行满:修炼达到圆满境界。
了:完成、解脱。

鉴赏

这首元代无名氏的《永遇乐》是一首禅宗与道教修炼心得的表达。诗中以"万法由心"起,强调心灵的作用,认为世间万物皆由内心所生,佛法与修行也在于观察和理解心性。"瞿昙同归,去揆不离,即心是道",引用佛陀教诲,指出心即是道,无需外求。

接着,诗人描述了修炼的过程,通过认识阴阳(坎离)进行炼丹,体验昼夜交替,象征着对身心变化的深入理解。"看鸡飞蟾宫,兔走丹阙,更无烦恼",形象地描绘了修炼者在精神世界中的逍遥,摆脱世俗烦恼。

进一步,诗人提到修炼中的气液调和,以及黄芽、赤水、龙虎等象征性的概念,这些都是道教修炼中的术语,表示修炼者已进入更高层次。"九还七返"代表修炼的循环往复,"工夫到后,还我旧时年少"表达了对青春恢复的期待。

最后,诗人许下宏愿,期待在完成三千功行后,达到圆满境界,实现真正的解脱。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元代修道者的内心世界和追求。

收录诗词(360)

无名氏(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玉交梭.梭疑枝之误

我已叮咛劝。展手心休倦。

后巷前街,茶坊酒肆且遍。

绕巡门,散喏好降心,与修行方便。一志休回转。

趁了今生愿。

神气冲和,阴阳升降,虎龙争斗,迸金灿烂。

绕丹田,看真人出现。

形式:

玉抱肚

若论玄妙,听周风一诀。把婴儿姹女,木金间隔。

从头分别。先擒六贼三尸灭。后捉玉兔饮乌血。

仗剑锋,麾魔障,荡袄邪。全凭志猛烈。

那些个手段最奇绝。龙奔虎走,来往放乖劣。

两兽擒来吾怎舍。炉烹鼎炼无暂歇。

乾坤至宝,阴阳造化,斡运龟蛇。东鸡叫出西江月。

会入黄庭赏白雪。上丹温,中丹暖,下丹热。

三田宝结。众仙举我赴金阙。

寥阳胜境,教我怎生说。

形式: 词牌: 玉抱肚

玉胡蝶

捉住玉山赤凤,神舟同泛,激浪漂浮。

便使乌龟开口,出头喜谟,吸洪涛、枯干北海,使巨波、浇灌西湖。

自舒敷。水纹花面,此日是金铺。光珠。

盈盈照耀,恰如明月,晃晃方隅。

普遍腾辉,尽成霞彩环纡。

见圆珠、深深渐见,结宝丹、空外超逾。

得临大罗天上,永永惺苏。

形式: 词牌: 玉蝴蝶

玉胡蝶

为甚夜来添病,强临宝镜,憔悴娇慵。一任钗横鬓乱,永日熏风。恼脂消榴红径里,羞玉减蝶粉丛中。思悠悠,垂帘独坐,传遍熏笼。

朦胧。玉人不见,罗裁囊寄,锦写笺封。约在春归,夏来依旧各西东。粉墙花影来疑是,罗帐雨梦断成空。最难忘,屏边瞥见,野外相逢。

形式: 词牌: 玉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