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一百则(其二)

至道无难,言端语端。一有多种,二无两般。

天际日上月下,槛前山深水寒。

髑髅识尽喜何立,枯木龙吟消未乾。

难难,拣择明白君自看。

形式: 偈颂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重显所作的《颂一百则》中的第二首。它以简洁的语言探讨了佛教中的核心理念——"至道",即最高的真理或道路。诗中强调了言语行为的正当性,认为大道无须多言,只需言语端正,行动也应如此。诗人进一步指出,世间万物看似繁复多样,实则统一于一理之中,没有绝对的对立。

接下来,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来象征这个道理:日月在天际交替,山水在门槛前展现出深邃与寒冷,这些都是宇宙法则的体现。而对生死的洞察,认识到生命的虚幻后,喜悦之情反而难以立足。最后,诗人以"枯木龙吟"的形象,寓意即使历经沧桑,真理依然不灭,留给读者去自行明辨。

整首诗寓教于境,以禅宗的视角引导读者深入思考,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理学与禅宗交融的特点。

收录诗词(408)

释重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一百则(其三十二)

此错彼错,切忌拈却。四海浪平,百川潮落。

古策风高十二门,门门有路空萧索。

非萧索,作者好求无病药。

形式: 偈颂 押[药]韵

颂一百则(其七十四)

和尚也并却,龙蛇阵上看谋略。

令人长忆李将军,万里天边飞一鹗。

形式: 偈颂 押[药]韵

颂云门九九八十一(其二)

九九八十一,大勋不竖赏。

若谓无詨讹,金刚曾合掌。

形式: 偈颂 押[养]韵

颂药山师子话送僧

厇诉金毛师子子,栴檀林下青莎里。

置也置也威自全,一出六出眉剔起。

非拟拟,知几几,星流不问三千里。

天外风清哮吼时,为君吸尽西江水。

形式: 偈颂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