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萼红.红叶

猛难当。忽寒砧四起,槭槭逼新霜。

古戍烟深,洞庭波皱,但觉摇落堪伤。

前村晚、频添秋色,舞西风、低衬夕阳黄。

煮茗僧烧,行苔客践,一味凄凉。

且喜无边绚烂,便凋零如此,犹剩文章。

地纵荒寒,天还酝酿,忍令飘向芦塘。

堪慰藉、诗人老境,艳秾华、安顿白云乡。

羞买胭脂描画,浪说花王。

形式: 词牌: 一萼红

鉴赏

这首《一萼红·红叶》是清代词人杨葆光的作品,以红叶为题,描绘了秋日落叶的景象,充满了深沉的季节感和淡淡的哀愁。

词的开篇“猛难当”,直接点出了面对自然景象时内心的震撼与难以承受之重。接着,“忽寒砧四起,槭槭逼新霜”两句,通过寒砧声和逼近的新霜,营造出一种肃杀的氛围,预示着秋天的寒冷即将来临。紧接着,“古戍烟深,洞庭波皱,但觉摇落堪伤”三句,将目光转向更广阔的自然景观,古戍的烟雾、洞庭湖的波纹,以及落叶的飘零,都让人感到深深的哀伤。

“前村晚、频添秋色,舞西风、低衬夕阳黄”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秋色渐浓的画面,西风中落叶翩翩起舞,衬托着夕阳的余晖,增添了几分悲凉之美。“煮茗僧烧,行苔客践,一味凄凉”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凄凉的氛围,僧人在煮茶,行人在踏过青苔,一切都显得那么孤寂和冷清。

“且喜无边绚烂,便凋零如此,犹剩文章”转折之处,词人似乎在感叹即使再绚烂的景色也终将凋零,但至少留下了文字的记录,让这份美得以流传。接下来,“地纵荒寒,天还酝酿,忍令飘向芦塘”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无奈与惋惜,即便大地荒寒,天空仍在酝酿着新的生机,却不愿让这些落叶飘向芦塘,暗示了对生命轮回的思考。

最后,“堪慰藉、诗人老境,艳秾华、安顿白云乡”表达了对诗人晚年生活的慰藉,希望能在白云缭绕的仙境中找到心灵的归宿。“羞买胭脂描画,浪说花王”则是对世俗追求的否定,认为真正的美不需要刻意修饰,也不需要被冠以“花王”的称号,强调了自然之美的纯粹与真实。

整首词通过对红叶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美丽,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自然和艺术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86)

杨葆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玉山枕.隐囊

醉眼如雾。玉山倒,扶难住。

龙须锦褥,文鸯绣枕,除是弹棋,也共怜许。

酒痕花露任清狂,到此际、肯忘前度。

猛思量、夜烛兰堂,避人时、共喁喁私语。

秋来偏又潇潇雨。甚眠起,无情绪。

睡鬟微亸,双眉低压,欲即还离,梦醒何处。

粉愁香冻泥匡床,总懒却、那人莲步。

赛游仙、莫说黄粱,到邯郸、别一番佳趣。

形式: 词牌: 玉山枕

鹊桥仙.七夕和澹翁,次淮海公韵

年年岁岁,天长地久,犹怅佳期易度。

者番重与换秋风,也算是、天公异数。

欢情未远,离情犹近,灵鹊依然来路。

篱花一笑对牵牛,道胜似、黄杨迟暮。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鹊桥仙

个侬仙去,几回追忆,忆煞蓝桥前度。

人间七日易千年,更偷把、流年细数。

情深淮海,后尘如接,指点微云去路。

但须逢闰总秋期,莫惆怅、青蘋日暮。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摸鱼儿.宋嫂鱼

数官家、汴梁都丽,帝京风物堪想。

谁家独出调羹手,入市竞夸无两。河共上。

恰令节清明,泼刺随双桨。鼓鼙骤响。

倏南渡苍茫,西湖清浅,云水一竿漾。

狂游处,祗道湖山无恙。杯盘聊共清赏。

莫嫌邱嫂炎凉惯,醋味也须摹仿。君试望。

只五柳居前,正晒斜阳网。兴亡漫怅。

且垂钓归来,酸丁近局,研脍快相饷。

形式: 词牌: 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