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俊所作的《留别山斋》其一,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许。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
首联“乡国相忘己岁年,忽惊苍白与华颠”描绘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似乎在不经意间,岁月已悄然改变了自己的容颜,让诗人既感怀又略带无奈。这里的“乡国相忘”可能暗含着对故乡的思念与遗忘之间的微妙平衡,“忽惊”则直接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惊讶。
颔联“长才再振冲天翼,急景重催下濑船”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个人才华比作可以冲破云霄的翅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再次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渴望。而“急景重催下濑船”则可能象征着时间紧迫,需要抓紧机会,如同船只急于渡过湍急的河流,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急迫与决心。
颈联“一种肝肠悬日月,百年文字愧山川”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这里“肝肠悬日月”形容诗人的情感深沉且强烈,如同日月般明亮,表达了对理想与情感的执着追求。“百年文字愧山川”则可能是在感叹自己虽有文字成就,但与自然界的壮丽相比,仍感自惭形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谦逊。
尾联“鸡声剑履趋陪地,薄记林翁放脚眠”以日常生活中的场景结束全诗,通过“鸡声”、“剑履”、“陪地”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这里“鸡声”可能象征着新的一天开始,“剑履”则是古代官员上朝时的装备,暗示诗人即将离开,前往新的地方或职位。“薄记林翁放脚眠”则可能是诗人对自己或他人在自然中放松、享受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简单、自由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