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

茅茨一亩宫,生理备委曲。

鸡豚自古昔,豢养随世俗。

凿垣安其栖,幼长何碌碌。

旦出四散飞,暮还相从宿。

颇哀鸿鹄辈,饮啄不充腹。

何事万里游,羁旅伤局促。

衣冠相妩媚,庭庑更追逐。

未悟粪土非,岂知稻粱辱。

物理常有此,人情苦不足。

安见避世翁,颓然卧空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养鸡》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养鸡的生活场景与深层思考。

首句“茅茨一亩宫”,以简朴的茅屋比喻养鸡之所,形象地展示了养鸡环境的朴素与简陋。接着,“生理备委曲”点明了养鸡生活的复杂与细致,需要精心照料。

“鸡豚自古昔,豢养随世俗。”两句承上启下,既回顾了养鸡的传统习俗,也暗示了养鸡活动在社会生活中的普遍性。接下来,“凿垣安其栖,幼长何碌碌。”描述了为鸡搭建栖息之所的劳作,以及鸡群成长过程中的忙碌景象。

“旦出四散飞,暮还相从宿。”生动描绘了鸡群每日的活动规律,早晨自由飞翔,傍晚归巢休息,展现了它们自然的生活习性。而“颇哀鸿鹄辈,饮啄不充腹。”则将鸡与更高远的鸿鹄进行对比,表达了对鸡生活状态的同情与反思。

“何事万里游,羁旅伤局促。”诗人借鸡的处境,抒发了对束缚与局限的感慨,仿佛在问:为何要如此束缚自己,远离自由?“衣冠相妩媚,庭庑更追逐。”则讽刺了那些表面上光鲜亮丽,实则内心空虚的人们,他们追逐名利,却失去了真正的自由与快乐。

“未悟粪土非,岂知稻粱辱。”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人们往往忽视了最基本的价值与尊严,追求物质的满足,却忘记了精神的富足。最后,“物理常有此,人情苦不足。”总结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对物质的过度追求,导致了精神上的匮乏与痛苦。

“安见避世翁,颓然卧空谷。”以避世隐居的老翁形象,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精神自由与内在充实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养鸡生活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个人精神追求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深邃的思想。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乘小舟入朝京门访安道

南山厌清流,春光满上头。

怀人不胜意,乘兴去扁舟。

静吟日光午,孤棹正脩脩。

固当见安道,曷若王子猷。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陈奇秘校游寝邱

世往人物非,古今共滔滔。

闻君寝邱客,因忆孙叔敖。

脱身田野间,功业青云高。

忧国不顾家,子孙负薪劳。

苟无滑稽士,亦已埋蓬蒿。

嗟来千户封,晚受侯王褒。

贤卿尚遗忘,反慕贪与饕。

况彼里闾人,安能厌糠糟。

伊昔方断蛇,许身轻鸿毛。

阴德尚有报,天宁绐吾曹。

努力道路勤,我心良郁陶。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宴得解进士

汝颍纪南国,星极丽中州。

多奇兆两汉,粹气兼九邱。

里巷含古风,文章耀前修。

上恩荣计偕,博选充诏求。

杂沓会骏骨,轩昂出骅骝。

日余瞢深识,有司属同忧。

攻玉固以石,妍媸岂云侔。

登龟但投饵,美恶非其俦。

堂上歌鹿鸣,樽前亲献酬。

有功幸九锡,与祭为诸侯。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胥元衡殿丞通判湖州

平生笑山涛,非隐复非吏。

今更欲似之,颠瞑老将至。

羡君负清识,于世寡所求。

能从魏阙下,径取江湖游。

扁舟驾长风,千里破高浪。

倚樯一清啸,佚气横云上。

醲碧箬下酒,红鳞苕溪鱼。

綵衣起为寿,此乐天下无。

谁不慕轩冕,顾多困朝市。

人生难自谐,禄仕当若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