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俞德邻所作的《次韵郭元德旅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感慨,以及在旅途中面对困难与孤独时的自我安慰。
首联“挟册知何用,援琴且自宽”,诗人手持书卷,却不知其有何用处;弹奏琴弦,以此来宽慰自己。这里通过“挟册”和“援琴”的行为,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对知识的追求,又感到其无法解决现实问题的无奈。
颔联“世途今更险,客枕夜偏寒”,描绘了诗人旅途中所面临的艰难险阻和孤独冷清的夜晚。世间的道路愈发艰险,而作为旅人的他,只能在异乡的床上感受着彻骨的寒冷。这两句通过对比“今”与“昔”,强调了当前环境的恶劣,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
颈联“俯仰随时易,隆污合道难”,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奈接受与对道德标准的坚守之间的矛盾。俯仰之间,世事易变,但坚守正直之道却非易事。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以及在复杂环境中保持自我原则的决心。
尾联“功名大槐梦,青镜莫频看”,以“大槐梦”比喻功名利禄如同梦境般虚幻,劝诫人们不要过于执着于外在的荣誉与地位。同时,“青镜莫频看”则告诫人们不要频繁照镜子,以免过分关注外表而忽视内在的修养。这两句寓言式的结尾,既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也传达出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世态炎凉、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困境中寻求内心平静与道德坚守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