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陶宗仪的《南村后杂赋十首(其八)》,描绘了农村生活的艰辛与朴素。首句“农事年年在”表达了农民对农业生产的常年不懈,而“家常顿顿谋”则揭示了日常生活的艰难,每餐都在为生计打算。接下来,“拾樵驱赤脚”写出了农人辛勤劳作,即使是赤脚也坚持砍柴,显示出他们的勤劳和坚韧。
“舂粟课苍头”中的“课”字,意味着督促,形象地刻画出主人监督仆人舂米的情景,展现出封建社会中等级分明的劳作场景。“屋破何曾补”反映了生活的贫困,房屋破旧却无暇修缮,暗示出农民生活的困苦。“人生本自浮”则是诗人对人生的感慨,认为人生如水,漂泊不定,充满了不确定性。
最后两句“赋归归未得,长夜梦台州”,表达了诗人虽然心中渴望归乡,但现实却无法实现,只能在漫长的夜晚里寄托于梦境,梦回台州,流露出淡淡的乡愁和无奈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展现了元末明初农村生活的艰辛和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