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出荣光

符命自陶唐,吾君应会昌。

千年清德水,九折满荣光。

极岸浮佳气,微波照夕阳。

澄辉明贝阙,散彩入龙堂。

近带关云紫,遥连日道黄。

冯夷矜海若,汉武贵宣房。

渐没孤槎影,仍呈一苇航。

抚躬悲未济,作颂喜时康。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翻译

神圣的使命从陶唐时代开始,我们的君主应当顺应昌盛的运势。
历经千年,清澈的德行如水般流淌,九次转折后更加辉煌。
河岸边弥漫着美好的气息,微小的波浪映照着夕阳的余晖。
明亮的光辉照亮了贝壳般的宫殿,光彩四射进入龙的殿堂。
它靠近关口,紫色的云雾缭绕,遥远地连接着太阳的道路。
冯夷自夸大海的力量,汉武帝尊崇宣房的智慧。
孤舟渐渐消失在视野中,但仍有苇筏作为航路。
抚摸自身,感叹未能完全实现,但欣喜于当前的盛世安康。

注释

符命:古代认为天降吉祥的预兆。
陶唐:传说中的远古部落名。
会昌:吉祥、昌盛。
清德水:象征美德的清澈水流。
九折:形容经历曲折。
贝阙:指宫殿,因贝壳常用于装饰。
龙堂:帝王的居所。
冯夷:水神。
海若:海神。
宣房:古代水利工程名。
孤槎:孤独的木筏。
一苇航:以一片苇叶为舟,比喻简易的渡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君主德泽的颂扬。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鲜明的笔触,将河流的清澈与光辉、山峦的蜿蜒曲折、夕阳的余晖以及宫阙的壮观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展示了一个既自然又神秘的景象。

“符命自陶唐”一句,通过古代圣王的象征,表达对君主的尊崇和期待。“千年清德水”,则是对悠久而纯洁的德泽进行形容,水在这里不仅代表了自然之美,也隐喻着君主的恩泽如同流水一般绵长且深远。

“九折满荣光”中的“九折”,可能暗示河流曲折的同时也蕴含着“九”这个数字的吉祥与尊贵,表明了河流不仅美丽而且尊贵。“极岸浮佳气,微波照夕阳”,则是对河流两岸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示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图景。

“澄辉明贝阙,散彩入龙堂”一句,通过对宫殿的描绘,突出了帝王权力的壮丽和神秘。贝阙(宫门)和龙堂(皇宫内的重要建筑),都是用来象征帝王威严的地方。

“近带关云紫,遥连日道黄”这两句,则是对山河与天地之间联系的描写,“近带关云紫”,可能指的是山峦与云彩相接,呈现出一种神秘的紫色;而“遥连日道黄”,则是说远处的景象与太阳(日)和大道(黄道,即天道)相连,表现了一种宏伟壮观的情景。

接着,“冯夷矜海若,汉武贵宣房”一句,用历史上著名君主的典故来加强对现任君主德泽的赞美。冯夷(古代贤臣)和汉武帝都是历史上的杰出人物,这里用他们来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君主的敬仰。

“渐没孤槎影,仍呈一苇航”则是对时间流逝和景象变化的描绘,孤槎(古代船只)逐渐隐入水中,而一苇航(用芦苇编织的小舟)则依然在河面上漂浮,这种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景色的永恒。

最后,“抚躬悲未济,作颂喜时康”表达了诗人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感到惋惜,同时也对当前和平安康的时代表示出由衷的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75)

段成式(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著名志怪小说家,约生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卒于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其父段文昌,曾任宰相,封邹平郡公,工诗,有文名。在诗坛上,他与李商隐、温庭筠齐名。信佛读经,饮酒赋诗唱和,以解其忧,诗中多流露出超脱世俗的消极情绪

  • 字:柯古
  • 籍贯:晚唐邹平
  • 生卒年:803-863

相关古诗词

送穆郎中赴阙

应念愁中恨索居,鹂歌声里且踟蹰。

若逢金马门前客,为说虞卿久著书。

形式: 七言绝句

哭李群玉

酒里诗中三十年,纵横唐突世喧喧。

明时不作祢衡死,傲尽公卿归九泉。

形式: 七言绝句

游长安诸寺联句.长乐坊安国寺.题璘公院

静,虚。热际,安居。龛灯敛,印香除。

东林宾客,西涧图书。檐外垂青豆,经中发白蕖。

纵辩宗因衮衮,忘言理事如如。

泉台定将入流否,邻笛足疑清梵馀。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游长安诸寺联句.永安坊永寿寺.闲中好

闲中好,尽日松为侣。此趣人不知,轻风度僧语。

闲中好,尘务不萦心。坐对当窗木,看移三面阴。

闲中好,幽磬度声迟。卷上论题肇,画中僧姓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