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吴景奎所作的《姑苏台》,通过对姑苏台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人事变迁的感慨。首句“乌喙难忘石室囚”以乌鸦的意象,暗示了历史的残酷和昔日囚禁之事的难忘,可能暗指某位历史人物的不幸遭遇。次句“苧萝西子入长洲”借西施之名,寓言美女被流放到远方,暗示姑苏台曾有过繁华与哀婉的故事。
第三句“鸱夷若裹奸臣去”进一步揭示了历史的阴暗面,用鸱夷(皮革袋)包裹奸臣的典故,寓意正义被压制,不公之事的发生。第四句“麋鹿安能此地游”反问,表达出对和平景象不再的惋惜,鹿群象征着自然与安宁,如今却难以在此处自由游荡。
第五、六句“落月当门悬目恨,远山颦黛捧心愁”通过月色和远山的意象,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寄托了诗人对往昔繁华不再的哀愁。最后一句“后人俯仰悲陈迹,独倚阑干对虎丘”直抒胸臆,后人面对姑苏台的遗迹,只能感慨万分,独自凭栏遥望虎丘,展现出历史的沉思和对世事无常的感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姑苏台为载体,融合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兴衰和人生际遇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