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十四首(其八)

青毡本是吾家物,今日重还旧日僧。

珍重圣恩何以报,万年松上一枝藤。

形式: 偈颂 押[蒸]韵

翻译

青毡原本是我家传之物,今天又归还给了昔日的僧人。
如何报答这神圣的恩典,只能在万年松上系一根藤蔓以表感激。

注释

青毡:古时贵族家中常用地毯,此处代指贵重物品。
旧日僧:可能是指曾经拥有过青毡的僧侣或与诗人有渊源的僧人。
圣恩:对帝王或神明恩赐的尊称,此处可能指皇帝的恩惠。
万年松:长寿的象征,寓意永恒和尊贵。
一枝藤:象征微薄的回报,表达感恩之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宗杲的作品,名为《偈颂十四首》中的第八首。诗的内容简洁而富有深意,通过青毡与旧日僧的关联,表达了对圣恩的感激之情以及报答的方式。

"青毡本是吾家物",这里的“青毡”象征着过去的家业或祖传之物,诗人强调它的归属感,暗示自己曾有过与世间的牵连。然而,“今日重还旧日僧”,诗人出家为僧,将这些世俗之物归还给了佛门,表明他已经超脱世俗,回归了精神家园。

“珍重圣恩何以报”,诗人对于得到的皇家恩典感到无比珍贵,但深知个人之力无法以物质相抵,因此选择了以心灵的修行和佛法的传播作为回报。“万年松上一枝藤”,以松树的长寿和藤蔓的坚韧,象征自己的修行将会像松藤一样坚韧不拔,长存于世,以此来表达对圣恩的持久报答。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禅宗的出世思想,通过日常物件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执着追求和对皇恩的深深感恩。

收录诗词(425)

释宗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 字:昙晦
  • 籍贯: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
  • 生卒年:1089~1163

相关古诗词

偈颂十四首(其七)

荒田无人耕,耕著有人争。

无风荷叶动,决定有鱼行。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偈颂十四首(其五)

佛之一字尚不喜,有何生死可相关。

当机觌面难回互,说甚楞严义八还。

形式: 偈颂 押[删]韵

偈颂十四首(其三)

一刀截断生死路,摩醯正眼顶门开。

无边业障俱锁殒,寒山拾得在天台。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寄无垢居士

上苑玉池方解冻,人间杨柳又垂春。

山堂尽日焚香坐,长忆毗耶多口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