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何季常泛星岩

元气混高下,一泓天地清。

草楼如海幻,花砌与湖平。

以我浮家兴,因君破俗情。

云何重改卜,底事解相萦。

再订明朝约,岩头看月生。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拜访友人何季常时所见的山水美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情感变化。首联“元气混高下,一泓天地清”以大气磅礴之笔,描绘出天地间浑然一体的景象,水波荡漾,清澈见底,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美。接下来的“草楼如海幻,花砌与湖平”,则通过比喻和对比手法,将草屋与湖面的倒影巧妙融合,营造出梦幻般的视觉效果,同时又与“花砌”(花坛)与“湖平”的和谐统一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和和谐之美。

“以我浮家兴,因君破俗情”两句,表达了诗人因友人的陪伴而产生的愉悦之情,以及在自然美景中摆脱世俗烦恼的心境。诗人借“浮家”(随波逐流之意)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状态,而“破俗情”则直接点明了在自然美景面前,世俗的忧虑和烦恼得以释放,心灵得到了净化和解放。

最后,“云何重改卜,底事解相萦”两句,可能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状态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感。这里的“改卜”(改变居住地或生活方式)和“相萦”(相互牵绊),既可能是对过去生活的回顾,也可能是对未来选择的犹豫。然而,诗人并未就此沉沦,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展望未来:“再订明朝约,岩头看月生。”他决定与友人再次约定,第二天一同前往岩石之上观赏月升,这不仅预示着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也是对友情和自然之美的永恒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明末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和审美价值。

收录诗词(7)

谭胜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七星岩(其一)

小筑寒光叠叠青,摘来天半一湖星。

草堂春到花分丽,断岭云生岳吐灵。

倚棹随波应放钓,得鱼呼酒每烹腥。

楼台错落烟霞渺,微见山僧上小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题七星岩(其二)

村湾小舸短无篷,泛入清深倒影中。

潭漾骊珠微借日,石吹花雨不闻风。

怪来阁道危桥促,遂使仙源俗客通。

我自无声钟鼓寂,移舟前浦看花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题七星岩(其三)

谁书景福笔嶙峋,眼底遗文世外身。

渐入璇玑窥宝相,斜穿环翠揖真人。

啸台孤凤嘘灵草,润石眠龙露好春。

忽转平铺开返照,还疑宫阙涌金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题七星岩(其四)

乍晴新雨晓云攒,花柳舒容叶叶宽。

幻石藏云通岭气,游烟归树锁春寒。

蓬蒿自许无题凤,缥缈时应见跨鸾。

若过名山寻住处,沿溪苍郁路漫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