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幅云雾缭绕中双峰并立、苍翠欲滴的壮丽景象。诗人以“云外亭亭耸翠环”开篇,生动地勾勒出双峰在云海之上挺拔而立,四周环绕着一片翠绿的景象,仿佛与世隔绝,独享天地之静美。接着,“天荒地老两峰閒”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这两座山峰历经沧桑,依旧静默无言,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永恒之美。
后两句“若教工部尝经眼,未肯将诗誉玉山”,则借用了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号工部)的典故,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赞叹之情。诗人似乎在说,如果让杜甫亲眼目睹这样的景色,他恐怕不会轻易地将如此壮丽的山峰比作玉山,而是会赋予它更独特、更贴切的赞誉。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也暗含了对杜甫诗歌艺术的高度推崇和对其审美标准的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超越现实、充满诗意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