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送程端明再镇成都》由宋代诗人范镇所作,描绘了成都作为重要都会的地位以及程端明再次镇守成都时的情景与民众的热烈欢迎。
首先,开篇“成都一都会,千里带坤维”点明成都作为大都会的地位,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犹如千里之地环绕着大地的边缘。接着,“自昔公坐啸,至今人去思”赞颂程端明过去在成都任职时的政绩,至今仍被人们怀念。这句通过“坐啸”这一古代官吏在任时的雅称,形象地表达了程端明的治理能力与威望。
“朝廷慎东注,方面要安绥”则体现了朝廷对程端明再次镇守成都的慎重与重视,强调了成都作为一方重镇的重要性和需要稳定安宁的紧迫性。接下来,“遂尔重藩屏,因之职殿帷”进一步说明程端明再次担任成都的重要职务,巩固了成都的屏障作用,并且在政务上发挥核心领导作用。
“龙光出剑匣,讴颂走江湄”运用象征手法,以“龙光”比喻程端明的英明与才华,剑匣象征其过去的功绩,而“讴颂走江湄”则描绘了民众对程端明再次到来的热烈欢迎与歌颂,仿佛歌声随江水传遍了整个成都地区。
“晓雪离都驭,春风入境旗”描绘了程端明离开京城前往成都时的景象,用“晓雪”与“春风”分别象征离别与迎接,营造出一种既感伤又充满希望的氛围。“壶浆故父老,竹成旧童儿”则通过“壶浆”与“竹成”这两个细节,生动展现了成都百姓对程端明的深厚情谊,无论是年长者还是孩童,都以最真挚的方式表达欢迎与敬意。
“叠足相欢跃,同心仰福禧”描绘了民众在程端明到来时的喜悦之情,他们以跳跃的动作表达内心的激动,共同期待程端明能带来福祉与喜庆。最后,“邦人顾若此,邑子更何其”表达了对程端明再次镇守成都的感激与期待,同时也反映出成都人民对他的深厚情感与高度信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不仅赞美了程端明的个人魅力与政绩,也展现了成都作为重要都会的独特魅力与民众的热情好客,是一首富有深意与感染力的作品。